ZKX's LAB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2020-09-25新闻10

一直以来,iMac都被当成是公司前台的御用电脑,不为别的,就只因它颜值到位、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台iMac往公司门口一放,仿佛整个公司的格调就起来了,也因此被不少人当成「花瓶」般的存在。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苹果前不久刚发布的2020款iMac27,依旧沿用了经典的外观设计,自然也没有窄边框,整体来看属于意料之中的常规硬件升级,包括像是处理器、硬盘以及显卡的配置换代,外加了点可口的小料,不过我想说,它的性能表现或许真的超乎你想象。

前菜:ProDisplayXDR同款,纳米纹理玻璃面板

先来聊聊这个可口小料,没错就是这块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的屏幕。iMac一直以来都是标配镜面屏,尽管也曾经有过雾面屏可选配,但最终还是镜面屏战胜一切。而选择镜面屏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是视觉上确实更加好看,二呢显示效果也更加通透,但镜面所带来的反光依旧是个世纪大难题。苹果在2019年推出的ProDisplayXDR显示器,极大程度地缓解了镜面反光的问题,靠的正是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技术,而今年苹果总算把这项技术下放、作为一个可选配项放到了iMac27上。虽然我手里这台并不是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的版本,但我还是可以把大叔的那台ProDisplayXDR抬过来举个例子。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并不是完全能消除掉镜面带来的反光,但从实际的对比来看,它借助着纳米纹理让入射光线在玻璃上发生漫反射,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反光和眩光。有人会说:诶?雾面屏不也是利用漫反射吗?确实如此,但雾面屏表面的粗糙纹理远大于纳米纹理玻璃,抗眩光效果确实更好,但失去了镜面的通透感。而苹果的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则是在保持镜面屏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雾面屏的抗眩光功效。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这种兼顾了镜面优势又抗眩光的技术,是要付出不小代价的,没错就是「得加钱」,3750元的选配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是否要花这个钱,就看每个人自己的需求了。以我的实际体验来看,大部人在家里使用iMac的话完全可以不选配,因为只有在复杂光线的环境下,纳米纹理玻璃的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而我们的家居环境通常来说光线都是从天花板来,又或者iMac是背对着窗户放置。如果恰好你的屏幕正对着窗外,经常有大量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那我更建议你稍微调整下摆放位置,实在是没办法调整了再考虑上纳米纹理玻璃面板。

像我个人的话,可能更愿意把钱加在性能上吧,升级成性能更强的RadeonPro5700GPU,以及容量更大一倍的1TB固态硬盘,也正好是3750元。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当然,即便是撇去新的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技术,2020款iMac27的屏幕素质依旧值得称赞。且不说5K的屏幕分辨率高于市面上大多数显示器,光是对P3广色域的支持、极出色的色准表现、500尼特的亮度就已经非常够看了。要知道,参数几乎一致的LGUltraFine5K显示器,售价也要9948元,并且还是售罄的状态,其他素质接近的4K显示器价格也不会低于6000元,平均也在9000元左右,说是「买Mac送显示器」或者「买显示器送Mac」一点也不过分。

高素质的屏幕除了让一般用户看得爽之外,在专业领域也同样十分吃香。我身边不少设计师朋友在考虑买电脑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iMac,即便是公司采购也是如此,支持更多色域、拥有更好色准的iMac能够让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设计想法,并在不同的平台上得以复现。好的色准对摄影师和视频剪辑师来说也同样十分重要。每个人的观看设备都不尽相同,有的人用Windows、有的人用Android,也有的人用苹果设备。我在修图和剪视频的时候,都尽可能地去调整出一个让大多数人看着都比较和谐的颜色,但这得基于我有一个色准较好的显示设备,iMac就能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同时,它也能做到更多。

正餐:用实力说话,摆脱花瓶标签

说到性能,那可是这次iMac更新的正餐。全线用上桌面级的十代酷睿处理器、固态硬盘、以及AMD最新的RadeonPro5000系GPU。我这台是不选配中的最高配置,价格为18399元。

要说这次的硬件升级有哪个点是值得夸奖的,那自然是全系用上固态硬盘,这样一来即便是入门配置也能享受到非常快的系统响应速度,同时对于视频剪辑、设计师来说,加载素材的时间也会大幅减少。但话又说回来,我认为iMac早就该用了,一是其他产品线基本能上的都上了,二是现在固态硬盘的价格并不算高,但带来的提升确实非常实在的。而有了固态硬盘加持的iMac27,在性能上才真正算是去掉了枷锁,开始起飞了。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标配最高酷睿i7-10700K,选配最高i9-9900K,这样的规格即便是放在Windows台式机中,也同样是顶级的存在了,这是第一个让iMac真正拥有硬实力的点。

其次则是GPU方面。AMD最新的RadeonPro5000系作为采用7nm制程工艺的GPU系列,在功耗、体积及性能方面全面提升,确实是像iMac这样一体机的最佳搭档,并且它还是隶属于RadeonPro系列,比普通的Radeon系列GPU拥有更高的性能上限,虽说iMac玩游戏并不实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容创作等生产力方向的工作同样需要极强的GPU性能支持,在这点上我认为2020款iMac27做到了。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那么它的性能水准到底有多高?光看硬件配置或者跑分都不够直观,所以我直接把我日常在用的顶配MacBookPro13(2018款)及同事的16寸MacBookPro拿来做参照。同样的一个FinalCut视频项目导出(4K分辨率25帧,加BeautyBox特效),MacBookPro13需时60分钟(3600秒),MacBookPro16需时7分钟,而2020款iMac27只需时3分半钟(210秒)。而这仅仅是最终的导出阶段,在实际的剪辑过程中,iMac同样以极为流畅的预览画面和无卡顿的剪辑操作征服了我,林林总总的优势叠加在一起,那就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进行内容创作、重度生产力工作时,对效率的需求永远是无止境、无上限的。打个比方,像是刚刚那个导出视频的测试,只需要3分半钟的iMac27确实很快,我甚至可以在看完成片之后觉得哪个地方不满意再进行微调并重新导出,所花的不过是喝一杯饮料的时间而已,而MacBookPro13则完全做不到,一小时的导出时间已经能让不少手机从0%的电量充至100%了,这甚至让我失去了重新调整导出的欲望。

但这就够了吗?并不,未来我有更重度剪辑需求的时候,导出时间又会更长,甚至可能让我失去重新剪辑导出的机会。正如何同学说的,有那么一两个字幕出错了,我可能会选择直接忽略,而不是重新调整再导出视频,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没错,时间成本对于视频内容创作者来说,真的太宝贵了。很多时候为了赶首发,我们一整天坐在电脑前不起身、早中晚饭匆匆解决、甚至熬夜熬通宵,都是为了抢时间。自从我开始制作视频以来,我发现一个有完整内容、画面尚可的视频是非常非常费时的,不管是前期定方向、写脚本、拍摄,还是后期剪辑输出。如果有那么一台设备,能大幅减少我的视频处理及导出时间,从而让我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那么我认为它就是十分值得的,而iMac27就是这样一台设备。

有的人可能会说,一台iMac怎么也得上万元啊,真的就那么值得?但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在它服役的这段时间里,它所带来的工作便利性和工作效益都有提升,并超出了购买它的成本,那么我就认为是值得的。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它是否「物有所值」,还涉及到你是否做到了「物尽其用」——当然,如果这点钱对于你来说并不算什么,那又是另说了。

饭后甜点:是iMac还是MacBookPro?

也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会拿MacBookPro和iMac比呢?很明显iMac的性能会胜出啊。"确实如此,但这里我其实有个小小的私心:今年来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Hi新来的」这个视频栏目,加上疫情,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平时在办公室我都是把MacBookPro13合盖外接4K显示器使用,剪视频也是用它。有一天带着它出门的时候,打开盖子那一瞬间我发现,咦怎么打不开?用力掰开之后发现啊,是屏幕边缘那一圈胶因为长时间合盖,已经粘住了。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这件事让我挺无奈的,也发现比起便携性,目前的我似乎更需要强大的性能多一些——特别是剪视频的时候。所以我就想看看,新iMac27在性能上带来的提升,是否足以让我舍弃掉便携的MacBookPro,毕竟剪片子是每天都可能干的事情,但出差或者说出门办公不是。

iMac强于MacBookPro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人可能并不太清楚到底强多少,有了这次对比之后,相信大家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得出差别。

2020 款 iMac 27 体验:高性能硬件与高素质屏幕结合,创作者福音

对于MacBookPro13这样级别的产品来说,基本上轻度或中度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具体到剪视频上,只要你的需求是轻度剪辑,加的特效不多、开启了「较好性能」去预览剪辑、也不在意导出时间的长短,那么MacBookPro13是完全可以胜任的。MacBookPro16则是给那些有重度移动工作需求的人,我见过身边的编导朋友一整个月都在外地工作,MacBookPro13的性能又完全不够用,那就有且只有MacBookPro16这个选择了。至于iMac,提供了远比MacBookPro16要强得多的性能,并且还有一块出色的大尺寸屏幕,除了不能移动外,几乎没什么缺点,确实适合我这样老老实实不到处跑的剪辑工作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