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庞志刚:“四擅长一精通”传承匠人精神

2020-09-25新闻7

庞志刚:“四擅长一精通”传承匠人精神

在工友眼中,庞志刚是一名“四擅长一精通”的匠人,他擅长攻克数控加工各种科研难题;擅长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和制造专用和特殊刀具;擅长用“一装多用”和“快速换产”生产原则设计并制作工装夹具;擅长设备功能潜能的开发和利用;精通多种数控系统,善于解决数控加工编程难题。

庞志刚是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行操分厂加工中心操作工,集团数字化工程项目实施团队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哈尔滨市“庞志刚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他曾荣获哈尔滨市第37届劳动模范、2019哈尔滨大工匠、龙江技术能手、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艺高人胆大

多项技术创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庞志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他负责指导公司所有在产国家级军品项目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工作。在重点科研生产项目“某系列综合传动装置”和“某系列液气悬挂”科研项目中,庞志刚负责工艺方案、工装夹具刀具、关键数控科研首件编程和科研加工的技术指导等工作,通过大胆的“接刀”方法,他将刀具的长度加长,解决了公司重点科研生产项目“某系列综合传动装置”中输出轴端面深槽加工刀具的难题。由于此端面深槽特别深,没有足够长度的刀具加工,庞志刚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成功将刀具加长了50mm,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缩短了加工周期,节约刀具费用3万元。

在数控加工中,庞志刚发现某减震阀体铣槽装夹有难度,螺纹端部不易装夹,而且另一端为圆弧结构,更给装夹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庞志刚自制一套定位胎具,采用双顶方式装夹,一端为与圆弧相配合的内圆弧盖,其上有顶尖孔,可以使用顶尖定位,另一端为固定在卡盘爪上的心轴,夹紧后便可实现铣槽工序的加工。

在加工重点科研件涡轮毂时,有一个Φ5深120mm的孔,在加工时存在很大难度,经过多年的现场加工经验,庞志刚发明了固定钻头和循序渐进的加工方法,保质保量完成了科研生产任务。

庞志刚不停淬炼匠艺,共设计制作各类工装夹具及改制刀具近100个,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带出了一批数控加工人才;2014年至2019年,他提出合理化建议76项;2019年,党员创新工程与技术室共同工艺创新项目近15项,累计节约资金150万元。多次获得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同时获得4项国家级专利,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次获得公司创新大赛奖项。

传承“匠人精神”

带出一批高技能数控加工人才

近年来,哈一机集团大部分机床已更新为数控设备,数控机床操作工紧缺,庞志刚传承“匠人精神”,悉心教导,为公司培养出一批数控加工人才。现在,他的徒弟已经成为分厂数控生产线上的主力。

2018年11月,庞志刚技能创新工作室成立,填补了公司在数控机械加工领域无“大师”的空白。2019年,市人社局在哈一机集团成立哈尔滨市级“庞志刚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旨在发挥技术创新、传授技艺、技能攻关等绝技绝活的传承作用,培养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学习氛围浓厚,致力于生产服务、技术攻关,多次攻克瓶颈工艺问题,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室针对大基数、长线工艺、难干件、外形不规则件、关键件等技术难题和加工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其中,《大型薄壁铝合金壳体加工的研究》和《提高减振器一次交检合格》QC课题,参加了中国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评选。

随着哈一机集团数控设备的普及,一线技能人员和年轻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技能和技术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设备潜能,满足科研产品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工作室特别重视对年轻技能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常组织技术交流及培训,现场就是课堂,机床就是讲台,产品就是教案,随时随地提升操作者综合技能水平。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