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子继父业”了,当年他的父亲鲧治理黄河九年没有任何成绩,就被放逐到羽山。大禹不同于他的父亲,鲧的方法就是“堵”,黄河历史上改道至少上百次,这样的方法只会导致沙石淤积,抬高河床,结果就是:河水更加泛滥。
黄河水患贯穿于中国历史,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疏导”,给了后人很多经验借鉴。洪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尧在召开部落首领工作会议时,就将治理黄河提上了议程,大家就推荐了鲧。尧其实不太相信鲧的能力,只是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事实也证明鲧的能力真的不行,那时的首领已经是舜,检查鲧的工作时,发现非但没有效果,反而更糟糕,于是,直接将鲧放逐了,让他的儿子禹继续治理黄河。禹从他父亲的失败中吸取经验,他利用水流的特性,顺着地形将淤堵的河川疏导通畅,泛滥的河水也就顺势流入那些低地势的湖泊、洼地。
禹治理河水的过程中,留下很多故事。其中一则就是他化身为熊凿山,这时他的妻子来给他送饭,看见丈夫居然是熊,于是,就化身为了石人。那时妻子已是有身孕在身,禹就对着石人大喊:“还我儿子!”石人还真的开启了一个石缝,一个婴儿蹦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启,夏朝开国君主,这则故事将禹给神话了。
那时治水真的很辛苦,禹一共用时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时间进去。据说,“准绳”和“规矩”的雏形,就是禹发明的。那时他带着一众人,走遍了黄河流域,夜以继日的干活。传说中,就是他用神斧劈开了龙门山。
龙门山,在如今山西河津县的西北处,位于黄河的中游。这里淤堵很是厉害,黄河流经这里之时,流速变得异常缓慢了,经常会漫溢,水患常年不断。禹来到此地后,仔细看了看地形,然后,带着大家开凿龙门,硬是在山上开出了一个大口子,“凿伊阙,通龙门”,黄河水再经过此处时就毫无障碍了。
现今的禹王池,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长8.80米,宽6米。泉水自石穴中出,冬暖夏凉,中生水藻。池中立一巨石,称石砭,或石笋、剑石,为太湖石质,相传,为大禹开凿龙门时所用的工具。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游龙门》诗中云:
“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
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琊色?
惟应山鸟飞,百转时来息。”
池水自东侧口飞泻而下,状若悬瀑,喷珠溅玉,水色迷人,又像蛤蟆吐水,故禹王池又称蛤蟆嘴,为龙门一胜景。
禹还带领大家开通了积石山和青铜峡,河水有了出口,顺利流向下游直达大海,不再祸害沿岸的百姓了。百姓又搬回了平川,农业生产又可以正常开展。原始氏族部落,其首领都是众人推举的。禹13年间带着大家治水,吃苦在先、干活在先、儿子都没顾得上照顾,更重要的是他的治水成绩显著,所以,大家都认为他会是一个很好的首领。
所以,在舜去世后,大家就一致推举禹成为新一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禹所在的时代,生产力已有较大的发展了,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于是,那些在位者,氏族和部落首领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将一些剩余产品占为己有。氏族公社时期,首领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整个部落联盟生产资源的分配,保证每人都有份。而剩余产品的出现,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
占有了剩余产品的首领们成了贵族,他们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产品,于是,便发动战争。战争的一个结果就是俘虏,在生产资源不足时,这些俘虏的下场都很惨,结果都是被杀。如今这些俘虏成了替贵族干活的劳动力,变成了奴隶。渐渐的社会慢慢分化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走向瓦解。
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为自己积累了强大的人气。据说,在他晚年之时,他曾来到东方视察工作,来到会稽山(如今浙江绍兴一带),他召集部落首领开会,参与会议的人都手执玉帛,仪式浩大隆重。一位部落首领防风氏是最后一个到的,对此,禹很是生气,认为他轻慢了自己,就将防风氏给斩了。这个故事已经说明,此时的禹已经不是简单的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是一位国王了,他已经拥有生杀大权。
据说,禹的身边也有一个得力助手皋陶(gāoyáo),很多政务都是他帮着禹来打理的,按照原本的禅让制度,禹的继承人就应该是皋陶。但是,在禹死后,禹所在部落的贵族却拥立了禹的儿子启。这正式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夏朝出现。关于禹传启的传说,文献中的记载是很不一致的,但都反映出“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亦是军事民主选举制向君主世袭制的转化。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启死后还继续进行。
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在绍兴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并且,在中国的道教中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生产力落后时,大家抱团方可勉强填饱肚皮。生产力发展了,私欲的膨胀让财富集中于少数人之手,掌握生产资料的贵族阶级更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他们不再需要什么首领,只需要一个可以代表他们利益的代表人即可,这样一来王朝的制度就可以让贵族利益得到世袭传承了。
参考资料:
【《史记·夏本纪》、 《竹书纪年·夏后氏》、 《帝王世纪·第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