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2020-09-25新闻6

谥号是古人在人死之后根据他这一生的是非对错给予的称号,从西周开始,部分谥号被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大多数的谥号都是一两个字,并且有严格的规定,可这严格取出的一两个字真的能完整地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当然是不能,而我们的祖先们喜欢用谥号评价一个人一生功过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春秋时期的诸侯喜欢六十四人的舞乐一样,这些东西都代表着身份和无上的荣誉。国家级典荣

“谥法”起源于周,最初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先人为王朝作出的贡献,二是为了后人在写书立册来歌颂这位帝王时避开他的名号,也就是后人熟知——“避讳”。

据南宋的郑樵考察最初的谥法也不像后世想的那样,有褒有贬,他在《通志·谥略》中提到——“命谥之义,取于尊隆;且生有恶,死无恶者,人之情也;生可简,死不可简者,礼之事也。”,也是这句话让我们能够想象古人是多么地看重一个人的逝世,所以谥号多是赞美之词。

1、“物以稀为贵”

谥号在时期可不是人人都能用的一个“典荣”,这种死后追加的“荣耀称号”仅供周天子一人使用,哪怕你是王亲贵族,哪怕你是有功之臣,只要不坐在象征着最高权利的位置上,你都没有资格在死后获得这个“典荣”。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所以在周室式微后,诸侯国纷纷效仿周室的谥法,他们要的不仅是死后的一个美称、一个荣誉,还是可以扬名天下、流传千古的美誉,他们要的是将自己的事迹是从一个小小诸侯国到广阔的疆域,吸引更多有贤之士和人民。

从春秋时期开始,在此后拥有一个谥号便不再是最高统治者的专属了,能够拥有一个谥号的人不说是天下之君,但至少是王宫贵族。

这样看来,不是别人想用一个谥号来评判你的一生,而是你想让别人帮你定夺一个谥号,借着谥号所代表的荣誉来宣传自己的事迹,提高自己国家的声望,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安居。

2、“向往的称号”

谥法其实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典荣”。一是谥法并不是一种符合礼制的称号,《礼记?曲礼》曰:“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所以秦始皇放弃谥法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议谥”这件事确实不合礼制,而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始皇是真的嫌恶“谥号”,据《通知·谥略》记载:“子议父,臣议君,秦人所厌而削之”,所以始皇下令规定皇帝的称谓以“世”来计数。

二是谥法发展到后来也变得有褒有贬,但大家都知道“子议父,臣议君”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厚道的事儿,因此只要你不是一个太差的皇帝,谥号中便不会有像“幽”、“炀”这样的词。

这对于想要拥有一个谥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大事,因为可以拥有一个谥号的人,手中的权力并不是很小,所以到了女帝武则天时期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不仅增加了谥号的字数,还极大地扩增了谥号的赞美程度,所以贵族对谥号这类国家级荣誉是越来越喜欢。

所以谥号完不完美不重要,大家主要是想用它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为那背后所象征的身份与地位,以及所包含至无上荣誉,顺便还可以宣传下自己的宏伟功绩和提高国家声望。所以请用“谥号”来评价其一生的是非功过。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新意义的出现

谥法虽然在秦朝的时候发展不顺,可在汉代却大受欢迎。从汉代开始,定夺谥号的权力从贵族手中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谥号授予的对象不再只是王公爵勋,如果你位列三公或者是功绩显赫,只要得到了帝王的认可便可以得到谥号。

汉代的谥号没有什么相关规定,赐予大臣谥号全凭帝王的感觉,这一行为的开始,使谥号产生了一种新的意义——“帝王的认可”。

1、认同的思想

从谥号可以由帝王赐予人臣开始,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级称号”,它不仅仅代表着帝王的“认可”,还可以代表着帝王对被授谥号者的政治想法,或者是某些行为事迹有着高度的认同。最容易看懂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对朱熹的追谥。

明太祖追谥朱熹,一方面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大家之后”的身份,说明自己的“家世”并不平凡,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极力地弘扬程朱理学,追谥于朱熹其实就是肯定朱熹所代表的程朱理学。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肯定程朱理学的意义就很明了,明朝需要一门具有代表性的学问来管理民众的思想,就类似于秦始皇的“焚书”、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我们再来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赐谥”——宋代著名“熙宁变法”的领导人王安石。

众所周知,在当时王安石主持的变法运动并没有成功,毕竟他的变法会动摇大部分人的利益,且于新上任的执政者政治观念相悖,所以在王安石逝世时并没有得到帝王的赐谥,但在新的执政者上台后又得到了谥号,谥号中带“文”字。

谥号中有“文”字这是个什么概念,从西汉到宋代总共加起来就只有五个,而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

天子赐谥,还对朝堂的风向有着指向标的作用,对全天下的学子也有着莫大的指示作用,并且谥号中越是重要的字眼,越是体现天子的重视。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比如被明太祖朱元璋追谥的朱熹,谥号为“文”,认可了程朱理学,同样认可程朱理学的学子便会追随朱元璋,学子们不是认同了朱元璋,而是认同了天子的政治思想。

与天子拥有同款政治思想就会更容易通过科举成为天子门人。成为天子门人简单的来讲就是成为天子的学生,天子的学生不是指在国子监念书的人,而是每年金榜题名的经科进士,每年的进士都有可能就是朝廷下一代的“栋梁”。

而在会试与殿试上的考题其实就是帝王的问题,帝王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帝王最关心的事,帝王心中的第一名就是能够用最吻合他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所以科举有的时候是不公平的,帝王的主观意志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对帝王来说又没有什么影响,他要选的人才不就是能够支持自己政策的追随者吗?

也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统治阶级而言,给功臣一个谥号,哪怕这个谥号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字,他们不会管这一两个字是否能够完整的评价一个人一生的功与过,他们需要的是用一个小小的谥号来表示自己对已逝者的尊敬和认同,同时选拔出自己想要的人才。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2、天下的表率

帝王赐谥有的时候是认可你的思想,而有的时候还有可能是认可你的事迹。比如明代著名的清官——海瑞。

海瑞是明代的言官,死板执拗但忠于君主,嫉恶如仇,严惩贪官,从不受贿,被外放时在地方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归还民众的田地,遂有“海青天”之称。

而之所以说他是清官,是因为在海瑞逝世的时候,皇帝到他家里巡视,发现他家徒四壁,家中所用之物有些是连最贫寒的文人都不愿意使用的,海瑞一家所有的收入仅来源于朝廷的俸禄,海瑞未贪过民众的一毫。

皇帝遂追海瑞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而这种行为其实是统治者对一个人平生事迹认可,希望天下官员可以以他为榜样来约束自己。

给臣子一个谥号,也可代表臣子生前事迹得到了帝王的认可,他的学生及他的家人得到了心灵上的安慰,当然还有安抚民心的作用,告诉民众国家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为国家做出过贡献臣子,提高民众对皇权的忠诚度和对朝廷信赖。

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总结

为何古代以谥号判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因为谥号是一种国家级的荣誉,用于统治者自身时多为荣誉词,它可能没有很准评价统治者,但它很好地歌颂了他的功绩,建立了国家的威望,让人民对下一任统治者充满期待。

用于臣子及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时,统治者利用谥号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用谥号为民之所向者加荣,达到安抚民心的作用,将谥号赐予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人,目的是告诉其他人要以他为榜样。

谥号往往判的不是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它象征着皇权,判的是一个人事迹是否得符合上面的意思。而且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也不应该体现在这个小小谥号上,因为光看一个人的谥号,你也不知道他到底为国家做过什么。参考文献

1、《通志》

2、《礼记》

3、《史记》

4、《明朝那些事儿》

#君王皇帝#程朱理学#秦始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