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贵州省普安县里的各大农贸市场上,一种红色小蘑菇很受欢迎,一上市就遭到“哄抢”,至于被“抢”的原因,不少市民说这蘑菇味道好口感好,比大棚中种的要香很多。
“每天要卖两三百斤,拿到摊位上,都是抢着买,许多老顾客是打电话预定。”卖蘑菇的徐刚说,他生意这两个月来都好得很。
据记者了解,遭“抢购”的红色小蘑菇学名大球盖菇,是普安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在大力发展林下菌药产业中新引进的,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助推巩固脱贫成效,助农增收提效。
贵州的食用菌资源很多,普安县的野生食用菌也不少,为何还要引进大球盖菇呢?记者来到普安县盘水街道白石村大坪林场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探究竟。
大坪林场海拔1300多米,气温不到摄氏20度,穿梭林间凉气袭人。树下,是一朵朵圆润饱满的大球盖菇,散发着阵阵菇香,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忙着采收,林子中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个人一天能采六七十斤。”工人王礼芬头也不抬的说道,他们一天要采几个坡,累并快乐着。
“贵州种植大球盖菇的地方很多,但一般5月前就罢市了,而普安特殊的生长环境,要到6月才开始采收,这是市场的空窗期。”从贵州农科院来普安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代文东说,普安种植大球盖菇,有独特的优势,普安海拔高、纬度低、昼夜温差大,有错季发展大球盖菇的条件。
“预计今年产量在20万斤左右,产值200多万元,我们正准备扩种,争取将种植规模扩展到1000亩以上。”大坪林场林下菌药基地负责人孔武说,他们正在做做大规模的规划。
大坪林场林下菌药基地的发展是普安大力发展菌药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县里按照“集中打造一个核心区、两个拓展区”的思路,普安县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将菌药种植发展到了1万亩。短时间内,林下菌药见成效,背后其实有高人指点,来自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陈之林、李裕荣、林茂3位专家,一位负责品种选育,一位负责种植技术指导,一位负责精深加工指导,按照全产业链条模式全环节打造。
“目前,普安正在申请大球盖菇加工菌油的专利,所有指标都表现优异。”代文东说,精深加工后,普安大球盖菇的市场潜力和附加值将更加凸显。
“普安发展林下菌药产业有环境优势、有技术保障、有消费基础、有经济效益、有市场前景。”代文东表示,下一步,普安县将对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按照“五步工作法”,加大培训和技术服务力度,培养新型技术农民;强化优势互补,创新利益联结,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注重提质增效,完善产销对接机制,确保增产增收。
普安除了林下发展大球盖菇以外,还发展了姬松茸、红托竹荪等名贵菌种,目前均已上市,受到市场欢迎,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的又一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成了巩固脱贫成效的利器。(左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