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悦读’高端对话”现场 实习记者 王清晨/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王清晨)随着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9月24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科学·传播·悦读’高端对话”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管晓宏正式受聘为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建设和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在网络时代的潮流下,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实现跨学科发展?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1993级校友樊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华商报常务副总编毕诗成以“科学·传播·悦读”为主题进行对话。管晓宏以科学家的立场、视角与方法启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对科学的逻辑和人文艺术的定量分析基础上,他提出了艺术信息工程的新工科设想,提倡进行艺术与信息科学学科交叉的研究。管晓宏以高斯、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为例,指出艺术形象思维对科学逻辑思维所具有的启发作用。他认为,艺术与科学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结合各领域普遍存在的幂律关系,管晓宏针对古典音乐旋律的幂律关系,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好听”的音乐旋律服从幂律关系?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听众为什么喜欢优美的音乐旋律?针对第一个问题,他介绍了他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即音乐旋律的数学特征,根据作曲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证明“好听”的音乐旋律是符合幂律关系的。对第二个问题,他提出假说:符合旋律变化、符合幂律关系的音乐更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并指出对该假说的证明需要脑科学、生物医学的实验验证。管晓宏提出的问题以及他对问题的解答,开启了不同学科之间交流、沟通和融合的可能性。
“将定量工具引入艺术这一强调主观感受的学科,使艺术作品在主观感受和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客观评价的维度,从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如何结合媒介技术的进步来寻找自己的发展支撑?李明德表示,管晓宏的加盟为新媒体学院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交流合作,为新媒体学院打响“工字牌”、推动不同学科的融合交流注入强劲动力;西安市大数据局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媒体学院、美林数据、博达软件、西安电信承建的“西安市新媒体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是继“陕西省舆情信息工作创新中心”“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跨学科建设成果之后,新媒体学院与电信学部通过深化合作再次收获的新成绩;博达软件、鹏胜教育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也在新媒体学院设立专项奖教金——“鹏胜教育奖教金”和“博达软件奖教金”,为科研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展开与新媒体学院的互动交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共同探索“产学研体系”规范化建设。所有这一切,不仅展现了西安交通大学在科研、教学、平台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实力,也体现了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在对接中央和地方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前瞻性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发展的不懈努力。
此次高端对话活动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市新媒体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实习记者 王清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