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国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落后的原因分析

2020-09-25新闻8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收入,农户才会有更大的种植动力。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现状

许多农产品,尤其是菜、果、瓜、菌菇、鱼、虾等,大多是以鲜活形式上市的。这些农产品含水量高,营养丰富,极易腐烂变质,而且大量的农产品需要运往市场销售,价格容易受到季节影响。因此,不解决农产品产后的保鲜加工问题,就难以解决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异地销售和非产季供应问题,难以使农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大流通。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与国际上差距很大。虽然我国是农副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的农产品如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供应的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工业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副产品加工及深加工存在很大差距。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由于加工转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比较落后,因此造成了我国农副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综合效益较差,这正是影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落后的原因分析

丰收的香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加工技术低

许多人认为农产品加工业似乎没有多大的科技含量,因此也不需要多大规模的投入。然而就食品加工而言,这一传统观念是造成我们的食品加工业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人们越来越关注加工食品的内在品质,从色泽、口感到安全,人们也越来越挑剔,这靠作坊式原始加工生产,靠小打小闹已经行不通,必须讲求高起点,高科技含量,这样才有市场竞争力。

加工技术设备水平低

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尽管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产中领域,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一直忽视,造成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使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靠技术创新上水平的动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只能依赖硬件进口,拼设备。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议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研究开发高附加值、高档次、高质量的农产品是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健康的要求,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如何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尽快提高中国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水平,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积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增强自主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行事,重复引进。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坚持引进与吸收相结合的原则,以引进新技术为主,重要是消化吸收,通过技术要领,并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

可以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建设园区等方式,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农业生产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援。社会资本举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政府积极鼓励的一项重要工作,把社会资本引导到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手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