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演绎了无数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以曹家为首的魏国,豪杰无数,谋士如云。虽然曹操给人留下的印象褒贬不一,但至少是三国时期最有统一可能性的“枭雄”。东吴孙权,孙策,周瑜用自身实力诠释“江东子弟多才俊”。蜀国刘备,温文儒雅,德行天下。三兄弟忠肝义胆,生死相随,“桃园结义”古时千年来广为传颂。三国诸侯中,刘备的历程最为艰辛,原本宗亲却因家道中落只能以卖草鞋为生,结识关张二人开始,招贤纳士得到卧龙凤雏、五虎上将,一直到坐拥蜀国,可谓艰辛。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晚年却在“天府之国”长眠。刘备早年曾依附过公孙瓒、袁绍、刘表等人,战功卓越,无奈的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能形成自己的势力,只能在他人手下勉强过活。实质意义上说刘备进入三国的视野,完全可以有214年取得程度之后开始。刘备三国鼎立与吴魏抗衡全部得益于益州这片沃土。事实上,刘备进入蜀国之前,这里虽然仍是广阔平原,沃野千里,但经济上早已与天府之国四字相差甚远。
《华阳国志》记载,刘焉、刘璋治理蜀国时,蜀国稻谷产量稳定,最少亩产也达30斛。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粮食产量是极高的。但是,粮食产量并不能代表百姓生活。从董卓铸造小钱开始,蜀地的物价上涨飞快,虽有粮食,虽有钱币,却难买生活所需。在刘备入蜀之前怨言早已存在,此时的蜀国其实给刘备准备了一个“烂摊子”。面对“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的成都,刘备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只因他稳定军心,颁布《蜀科》,铸造蜀钱。
在入蜀之前,刘备曾向众人许下诺言:“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也就是说,只要攻破成都,官府仓库内的财物可以随便分,刘备绝不干预。事实上在平定军心方面,这一举措至关重要。这是刘备真正意义上的落足点,将士风餐露宿多年,只要不影响百姓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而刘备也真的做到了没有任何干预,除此之外刘备还大摆筵席,赏赐金银。在刘备军中其乐融融的时候问题来了。
刘备除了赏赐金银,竟打起了田地的主意。有人像刘备建议,成立不少官员和贵族的田产是笔大数字,可以分给有军功的将领,此时的刘备竟没有丝毫拒绝的意思。此时,一旁的赵云马上跳出来反对,如今虽然有了落脚点,但是吴魏的威胁还在,主公兴复汉室的梦想还没实现。此时并不是贪图享乐的时候,如果三国一统,众将士容桂故里时再赏赐良田也不迟。此时的刘备听到这样的话,顺理成章做了一回好人,刘备对将士的情感到了,但是被赵云拒绝了而已。此时重要的部属已经打理完毕,剩下的就是百废待兴的成都了。
刘璋对于治理蜀地毫无心得,德政不足,刑罚不严。而刘备向来以得治著称,入蜀前,诸葛亮向刘备建议“怀柔安抚”之策,但出人意料的是刘备义正言辞拒绝了,并声明必须“以法治蜀”,这就是听了法正的意见。颁布《蜀科》,对百姓主要以宽抚为主,恩威并施,对于过错严惩不贷的同时不能有失公正。这对当时蜀国的稳定,对治安改良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以法治蜀”仅仅是一方面,因为蜀国自秦朝以来就是天府之国,一切乱象仅仅是一时的。刘备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钱粮问题”。
经过入蜀之前对将士的承诺后,再加上糊涂的赏赐,“府库空虚,军资不足”的问题没有多久就摆到了刘备面前。刘备四处张望,刘关张三兄弟打仗还行,经济实在外行,此时的诸葛亮也是退避三舍向自己举荐“人才”。刘备实属无奈,只能启用一向不喜欢的刘巴。刘巴性格清高孤高,对带兵打仗之人很是不屑,如果不是看在诸葛两面子上,刘巴可能熬不过刘备这关。碍于眼前问题,刘备找到刘巴,面对主公前来,刘巴仅仅说了四个字“平诸物贾”。简单说来就是稳定物价的意思,这哪里算得上什策呢?只能算是目标而已。在刘备几经询问之下终于得到了具体措施——“当铸直百钱”。
刘备下令铸造的又称“蜀钱”,有4铢、5铢值百钱,及8铢值一百五十钱三种规格。在此时,刘备面对的问题是钱贬值太快且不够用,而通过铸造新钱实质上是将财富拥有者的钱拿出来分下去。这一招对于短时间内物价平定极为有效。《零陵先贤传》记载:“数月之间,府库充实”。这一招在刘备入蜀之后,迅速恢复当地经济发展,为刘备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除此之外,东吴也因刘备这一招受制于刘备,此举可谓双赢。
考古发现,蜀汉灭亡时,府库中全部是金银,彩绢及粮食,钱币丝毫未见。而东吴却出土了3522枚“蜀钱”。据记载“东吴钱既太贵,但有空名,人间患之”导致东吴钱远不如蜀钱稳定,无奈之下蜀钱大量涌入东吴。蜀钱的控制权在蜀国手中,此时的东吴只能是任人宰割。也就是意味着蜀汉向东吴输出了货币,而东吴则需要提供物资。
在入蜀之后的举动上,刘备不仅坑了东吴一把,也一定意义上与东吴连成共同体,对日后抗拒曹操奠定了基础。刘备能成为一方霸主并不偶然,刘备一向爱民,对手下兵勇也极为呵护,使得刘备的群众基础夯实。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中谋得一个席位,与他采取的措施和人用的人才不可分离。刘备入蜀之后,虽然侵害了当地豪绅的权益,但是明显提高了百姓的生活。乱世最苦的是百姓,刘备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