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条产业链,撑起醴陵陶瓷产业千亿梦想

2020-09-25新闻7

产业链 撑起千亿梦想——喜迎醴陵瓷博会系列报道之二

一条产业链,撑起醴陵陶瓷产业千亿梦想

全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谭浩瀚 摄

9月22日,位于醴陵经开区的湖南玉祥瓷业有限公司二分厂等静压成型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机械手臂自动感应,快速准确地将成型杯碟抓取转送到环形皮带上,注浆、制粉、成型……整个工序一气呵成,生产过程全自动化。

这是全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它标志着醴陵陶瓷产业正向自动智能方向迈进。近年来,醴陵大力推动陶瓷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一条生产线,引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一条产业链,撑起陶瓷产业千亿梦想。瓷城醴陵,加速构建陶瓷全产业链,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疾行。

机器换人,生产线从粗放迈向智能

初秋时节,走进群力瓷厂旧址,红色的厂房,玻璃格窗上绿漆斑驳,水泥地上长有绿色青苔。日用瓷车间里,干透的泥条、成型的素烧坭坯仍整齐码放,依稀可见当年火热的生产场景。窑炉车间里,抽屉窑、隧道窑、裸烧窑上落满灰尘,阳光透过屋顶,一片斑驳沧桑。屈群干于1979年进厂,担任过日用瓷车间主任,对瓷厂的一切了然于胸。“旋坯、出模、洗水、上釉、素烧、贴花、打边、喷釉、检坯、入窑,一个杯碟的生成,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屈群干说。窑炉经历了世代更替,先后烧过煤、重油,后用上了天然气,可惜的是该厂几年前停产了。

距离群力瓷厂不到3公里的“玉祥瓷业”二分厂却是另一番光景:宽敞明亮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所有工序由机器自动完成。遍布生产线的机械手臂,装有28个感应器,能自动感应环线皮带上的碟盘,精准抓取。成型产品通过吊篮系统进入自动窑炉淬炼,完成由泥至瓷的华丽蜕变。

“传统陶瓷生产有30多道工序,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将工序减至7道,节能降耗,提升产品合格率。”二分厂行政主管李小赞介绍。

去年来,醴陵62家陶瓷企业累积投入近2.2亿元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达到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

门类齐全,产业链涵盖五大系列

9月22日,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厂特高压电瓷生产车间内,正在按订单生产瓷绝缘子。码垛机器人通过光电感应自动切泥机,控制泥仝长度运输送入机器人取料位置,自动完成码垛。精练上料机器人将泥段送到真空练泥机内,完成粗练、精练到出泥仝。此外,通过电脑编程,还能自动修坯、烘房、烧制,电瓷生产全自动化。

醴陵有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57家,产品门类齐全,包括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其中电瓷电器及相关上下游企业100余家。位于东富工业园的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是该市为打造“世界电瓷之都”和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而实施的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园,6家企业投产,29家企业正申请入园。

炫彩的鳄鱼杯、顽皮的小人偶、憨态可掬的小猪、造型各异的装饰品……走进醴陵市陶瓷3D打印研究所,各类产品琳琅满目。该所是全国首家专业陶瓷3D打印研究机构,已成功开发出液态沉积堆积型陶瓷3D打印设备、彩色及彩色渐变陶瓷3D打印用瓷泥原料以及用于激光烧结成型的陶瓷尼龙混合原材料和配套高温烧结工艺,备受市场青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醴陵市积极开展省级陶瓷产业集群创建试点工作,建设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链条还向陶瓷新材料、高端艺术品、文创文旅等方向延伸,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去年,该市新增新材料企业22家,尤其是在特高压、超高压瓷绝缘子方面,继续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华鑫电瓷、阳东电瓷成为国家特高压示范工程优秀供应商。在高技术领域,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等陶瓷新材料产品应用广泛。平台搭建,配套全增添发展新动力 9月22日,在醴陵陶瓷标准化泥釉模配制中心制泥车间,记者见原料通过球磨机、榨泥机粉碎和压榨后,变成泥料,满足客户需求。这个中心的成立,实现了陶瓷产业的专业化细分和规模化经营,填补了国内泥、釉、模三大陶瓷原料标准化生产空白。醴陵陶瓷企业较多,过去,从产品设计、制泥再到成品出厂,大多由各企业独立完成,传统生产模式链条过短,未形成制泥、成型、烧成等专业化和生产资料的配套市场,制约了产业发展。生产线日益智能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醴陵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湖南光大联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整合陶瓷产业原材料供应链资源、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为宗旨,打造集陶瓷原材料采购、供应、技术检测、仓储、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陶瓷原材料标准化配制,线上采购、线下配送。目前,已经线上入驻上游供应商200多家、下游客户500多家,涵盖300余个品种,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2000万元以上。“运用互联网+陶瓷材料+物联网思维,引入新材料、新技术,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陶瓷原材料界的‘京东’!”公司总经理易小磊信心满满地说。政府补贴安迅物流中心,鼓励其服务陶瓷企业出口开通五定班列;全力支持和推动陶瓷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4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打造了首个陶瓷行业的“云平台”——“思伯云”,入选省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国家轻工业陶瓷质量监督检验醴陵站、省陶瓷产品监督检验授权站,为陶瓷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引进国家级检测平台——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资源,成立滨华电瓷电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降低了企业检验检测成本。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瓷城醴陵,正加速建设先进陶瓷产业链,铿锵奏响打造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的最强音。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尹二荣 李逸峰 通讯员/彭丽娜 殷凯 张致轶

编辑/黄盼

【来源:株洲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