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2020-09-25新闻14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科技自媒体 / 周兴斌

近日,美团旗下小象生鲜在小程序发布方庄闭店公告,称方庄店将于9月9日起停止运营。去年,美团关闭了北京以外城市的所有小象生鲜门店,只保留了北京的两家(方庄店和望京博泰店)。

如今,方庄店的关闭,或许意味着小象生鲜基本被美团放弃。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事实上,美团在生鲜零售业务上屡战屡败,美团早在2017年,便推出了掌鱼生鲜门店业态,但最终由小象生鲜代替,如今小象生鲜再度折戟。

时耶?命耶?美团碰壁背后又有着哪些深层次缘由那?

平台属性过强:美团欠缺自营基因 ?

虽然,美团在生鲜电商领域屡屡折戟,但是不能单纯的从生鲜赛道看美团失败缘由,而应该是放在整个美图业务线来俯瞰。

我们以出行行业为例,出行与本地生活中的餐饮、观影、玩乐等均处于相互独立的场景,用户不会因为吃喝玩乐就绑定出行需求。

前两年,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的野心不可谓小,但是很快折戟。

后来,美团打车转而变身为聚合平台,汇集了由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提供的打车服务,才略显成效。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两轮出行业务同样,收购摩拜之后,改名为美团打车,两轮出行的自营业务与美团APP深度绑定,但是对于用户来讲,寻找共享单车是就近原则,即使线上独家绑定,但这并不符合用户的消费习惯,两轮出行从纯自营转到平台或许更能促进日活。

美团的流量属于典型的“平台型公域流量”,作为平台要服务种类够多样化,平台流量属性决定了私域流量难以壮大,对于出行工具,服务上差别不太大,平台流量决定着出行方式要更多样化,而并非美团自营产品。

生鲜电商业务折戟,出行服务从自营到开放平台才略见好转,这背后反映出了美团自营基因的短缺。

平台经济与直营模式之间的平衡关系,美团并没有处理好,小象生鲜倒闭只是表现而已。

美团的自营难题:基因不够,努力无用?

从根本上来讲,美团作为平台型模式,自营基因短缺,但是这其实并不是美团做不好自营的重要原因,毕竟电商领域,最典型的如京东,虽然是平台电商,但是自营业务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事在人为,美团做不好自营业务,与其自身能力不无关系。

首先:重视财务模型,缺乏投资长期业务的勇气和耐性。

王兴曾在饭否上总结,

“唯有投资,亦即人均资本存量的提升,才有可能扩张该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今已价值万亿港元的美团,持续地通过投资扩张边界,但同时,王兴也感叹,

“做投资赚钱快不快,我说不好,但做起投资来花钱是真快。”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相比于花钱来讲,耐心与勇气更重要,如果只留一样,或许是耐心,而美团的耐心显然是不够的。

美团一度定位为“Food+Platform”平台,“吃”理应是核心。但是近年来我们却不断看到美团“与吃无关”的布局,比如共享单车,比如共享充电宝。原因也不难理解,核心还是为了短期内快速提升流量,缓解流量焦虑症。

即便是与吃有关的,美团对待商家态度也是缺乏耐心的,商家经营不易,美团佣金比例一涨再涨。

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部分商家倒戈相向,这背后或许与美团的短视行为有关

其次:追逐流量,难沉下心做深产业链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平台,优势很明显,流量充沛,靠着地推业务为千亿市值打下了根基,但是为什么在美团还算成功的情况下,阿里系仍旧能够强势入局,这个市场究竟还有什么机会?

虎嗅在采访业内人士时,得到的比较一致的答案是,这个市场的数字化赋能刚刚开始,美团执迷于平台和流量思维,这让阿里系看到了机会。

数字化赋能的背后是产业链路的升维,而非单纯的停留在流量。

我们来看自营业务,多是苦活、累活,京东当年为了提升物流速度,自建仓储,一度亏损百亿,导致多年未能实现盈利。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自营业务没有基因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做持久战的耐心。

以生鲜电商为例,和电商品类相比,生鲜电商环节复杂,对运输、储存的要求更高,对温度也更加敏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要求极其的高。

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需要流量,但是本质上非流量型运营模式,单纯的流量平台很难玩的,很显然美团并没有太多经验。

与其说是平台公司,

不如说更像是财务公司?

团购模式上市之初,确实为餐饮等线下实体产业、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新的增量价值。

实体行业有了新的流量来源,对提高效益增加了可能性,甚至一度颠覆了餐饮地段决定论;对于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高品质服务。

可是美团走的太远,或许忘记了初心。

如今,对平台商家而言,像是被扼住了咽喉,留在美团是佣金过高,离开美团,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线上消费下单的购物习惯,贸然离去会影响收益,另外或许还要时不时的要面临着二选一。

从整个互联网生态来讲,美团现在做的业务,对互联网圈增量价值不大,盈利大于创新。

小象生鲜关门:美团不会做自营?

美团从团购发家开始,到外卖、酒旅、生鲜、出行、充电宝等,开拓新业务的核心逻辑是看别人有没有跑通,再直白点,就是看别人有没有实现盈利。

如何向消费者商家(上游)多赚一分钱,才是美团最想要的。

美团作为流量平台,让流量灌溉每一个本地生活的垂直领域,逻辑没错,但是对于整个行业生态的运行,却没有任何增量价值。

比如共享充电宝赛道,服务体系完善,竞争充分,网点分布均匀,用户体验上也没啥大的痛点,美团空降搅局,短期内用户享受补贴红力,但是对行业正向创新意义不大。

还有如四轮出行,前期为了抢占市场补贴,可是对于交通出行秩序却造成了一些影响,被约谈也是情理之中。

如今的美团,越来越强大,但是做的业务却越来越没有增量价值,玩的或许是零和游戏。与其说是平台型创新公司,不如说是财务公司更为合适一些。

作者:周兴斌,系资深媒体人、知名科技自媒体。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电商新零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等相关互联网产业。

#行业互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