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延迟实验到底验证了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实验结果很恐怖? 这个实验验看似是得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甚至说是打破了“因果律”,但是,其实这只是一种对“我们能够观测”的现象的解释,我试着说一说。双缝干涉一束光通过一个双缝后分为两束光,从光的波动学说上说,光由于是一种波,那么两束波相遇是会发生干涉效应的,也就是:波峰+波峰=叠加波峰+波谷=相消波谷+波谷=叠加于是就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是对于单光子来说,有两个缝会经过哪个缝呢?哥本哈根的解释是同时通过。那么这就匪夷所思了。惠勒延迟实验为了验证单光子干涉的结论,惠勒改进了双缝干涉实验。首先解释下实验装置。一束单色光经过一个半反半透镜,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在一个位置相遇,如果在这个位置再放上一个半反半透镜,精密地调整两束分光的光程差,那么可以使得两个探测器中一个总是得到干涉叠加的光,另一个总是得到干涉相消的光。单光子实验那么如果对于单个光子是什么情况呢?对于单个光子在遇到半透镜1的时候,从概率波角度解释,它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1的通路,有50%的概率走反射镜2的通路。如果不使用半透镜2,那么探测器1和2各有50%的概率探测到这个光子,这时候光子是一个粒子。而如果使用半透镜2,实验的结果是,。
双缝干涉实验,对屏的要求是什么? 不透光,一般是黑色光屏,小孔的直径小于等于光的波长。一般是问的小孔应满足的条件,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问光屏满足的条件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对缝的尺寸有要求没有? 要求当然有。笼统地说,要求缝的宽度和光的波长可比。但所谓的“可比”也不是很严格,几百倍甚至千倍也算可比。实验表明,一般达到0.1毫米以下就可以了。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要求 通常在大学实验室里有这个实验的仪器,而且仪器也不是很难弄。需要一个单色光源(通常用钠光灯),一套光具座,一个可调缝宽的单缝,双缝可用双棱镜代替,一个读数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