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书有藏书的习惯吗?你最满意的一本藏书是哪一本? 我应该算是一个挺爱买书的人了,一年的买书量大概在200-300本,主要是文史方面的。有句话说的好,买书一时爽,一直买一直爽。自从我入了买书的坑,就是这种感觉。有的书买来其实都来不及看,但是我的经验就是:买越得多,看得越多。也是刺激自己多多阅读吧。我这种应该不算是藏书,基本上是不会升值的,主要还是以自己的阅读需要为主。满意的书有很多,特别喜欢的是一套国家博物馆出的书,叫《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这套书共有8册,从史前时代一直到元明清,属于入门级的文博书。最初是读得电子书,因为比较喜欢,就买了纸质书。之所以这么喜欢这套书,并不是这套书内容有多好,而是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套书带我走进了一个新得领域,让我对文博更加的热爱了。最终才能走到今天,实现从兴趣到职业的转换。所以,这套书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入手的书中算是比较得意的收藏有:《中国龙袍》《国宝(陶器)》刘炜、段国强编《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孙机《中国古代服饰》沈从文《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傅伯星还有一套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系列书籍,有《茂陵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等,这个系列的书。
拥有超过 1000 本个人藏书,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问题,我爸来答更合适。我爸是个书痴,一月工资15元时,就花25元买线装红楼梦。工资涨到几千时,跟他…
你家里有多少本藏书啊?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读书人没有书,等于工人没有机器、原料,农民没了土地,公仆们丢了大印,那就无事可干了。我家书房小。书柜三架,每架怕有四、五百册图书;加起二千册不到。可怜!而且这些书里有孩子课本,我的课本。剩下的自己买了一些,孩子给买了一些。我当秘书,公家订的《新华文摘》被我据为私有。不干狗腿子以后,孩子接着订了好几年,总共一书柜。那些《新华文摘》于我最宝贵。后来我干宣传,站讲台,参考资料也没上交。那些资料中有许多画册,是我当时私人买不起的。我把这些记下来,是想说,读书不易,可怜得狠,因而不怕丢丑。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鲁迅《孔乙己》)何况我“据为私有”、“没上交”,与“窃”还有距离。
你的藏书量有多少?对家中大量藏书有什么看法? 先来占个坑吧。思想哲学类:十三经:历史文献:诸子:小学:版本目录:古代文学:近现代学者文集:以下是…
个人拥有上千本藏书是什么体验? 我大概有上千本藏书吧,有一个定理就是:有许多藏书的人一般从来不准确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请允许我嘚瑟地使用一句古话描述拥有许多藏书的体验:坐拥书山,虽南面王不易也!不废话,上图:《中国历代战争史》和李零先生的著作系列并列在一起,茫茫禹迹、大地文章,和历代兴亡盛衰的战争往事,多么有意思的横通感受—好吧,其实平日也就是看看《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一为顾炎武,一为顾祖禹,其实都是与军事有关的历史地理著作,在清代,两顾之书是经世之学的重要著作。《圣经》和犹太法典,闪米特文化中的精髓。冯象先生翻译的《摩西五经》,是现代圣经翻译的一条新路径。《金文大字典》、《殷墟书契考释》和《说文解字》,甲骨文金文和文字的变迁发展。甲骨文丛书和甲骨文无涉,镇宅的《梵语语法》出现…印度学系列书籍夹杂在廿五史之中,心向往之,却学得十分艰难的一门学问。只能求季羡林先生保佑了!老师的叮咛教诲。帅哥教授弗兰科潘的签名那就只是收藏收藏而已。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