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
在古代,人们干什么都讲究出生门第。这里有一个专有名词——门阀。
门阀的出现寻根溯源,当自西汉时期初显端倪。门阀制度起始于晋朝,当时讲究门第出生到了很不理智的地步。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
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后来又实行以“九品中正制”为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宋孝武帝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等级制度的严格。路琼之是宋孝武帝刘骏的亲戚,王僧达是资深士族。
这两家后来做了邻居,路琼之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了搞好邻里关系,曾去王僧达家拜访,但王僧达爱理不理,并且话里话外取笑他祖上是给自家喂马的。
受了这种慢待还不算,更气人的是,在他走之后,王僧之“焚琼之所坐床”——把路琼之坐过的床都给烧了。
路琼之把这件事告到姑姑路太后那里,太后大怒,向皇帝哭说,“我尚在而家人就遭到这样的凌辱,那我死以后他们只能去乞讨了!”
皇帝的表弟受到了如此的侮辱,他应该很愤怒,应该立刻去报复才叫够哥们呀。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孝武帝刘骏是这样回答的,琼之年纪轻不懂事,没事去王僧达家干吗,不是自取其辱吗?
可见,对于这些豪门望族,就是皇帝本人,也是十分忌惮的。
科举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制度,给天下的读书人留出一条上升的空间,这样,门阀把持朝堂的现象有所松动。但只是松动,还不能说有根本性的变化。
当时的天下豪门中,尤其以五个姓氏最为荣耀,俗称“五姓七望”。如下几个大家族最受社会推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女皇的宠臣,酷吏侯思止想攀附高门士族以抬高自己的门户,奏请要娶山东高门赵郡李自挹的女儿。
侯思止
有了这个请求,武则天拿不准,就让大臣们朝议,看是否允许这个士庶通婚。
凤阁侍郎李昭德抚掌对诸宰相说:“大可笑”。
诸宰相问有什么可笑,昭德说:往年来俊臣强娶太原王庆铣的女儿,已经使国家蒙受了耻辱。现在侯思止此奴又想索取赵郡李自挹的女儿,这不是要再次侮辱国家吗?
于是事情被阻止了。
把庶出的后代,要娶豪门的女儿一事,看作是对国家的侮辱,可见唐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依然那么等级森严!
唐朝宰相薛元超曾感叹:“吾不才富贵过分,平生有三恨 ,始不以进士擢第,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吉懋
在唐朝的中下层官员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冀州长史吉懋,因为掌握了南宫县丞崔敬的把柄,而想为其子吉顼逼娶崔敬的女儿。
崔敬开始不答应,但是后来他知道,自己有短处在吉懋那里,如果彻底拒绝了,自己的仕途也就完蛋了。弄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
后来硬着头皮答应了这桩婚事,但并不敢把事情告诉自己的妻子。所以一开始就瞒着家人。
等到娶亲的日子来临了,吉家迎亲的轿子就停在崔氏门口,崔敬的妻子郑氏才知道这件事情,因而抱着女儿大哭,说:“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
这话说得好像不敢高攀,实际是嫌弃吉懋家门户低。女儿也坚决不肯上车。
外面的响器吱哩哇啦的吹个不停,屋里头却哭声一片,这一下让崔敬坐蜡了!
崔氏女
正当崔敬手足无措的时候,他的小女儿挺身而出,对家人说道:“父亲有急难,做女儿的理应舍命相救,就算是做奴婢也在所不辞,还在乎什么门第高低。姊若不可,儿自当之。姐姐如果不愿意,那就让我来嫁吧!“
崔敬一听大喜,没想到小女儿这么有担当、识大体。
随后,小女儿穿上嫁衣,披上盖头,走上迎亲的马车,成为了吉顼的新娘。
崔敬的小女儿虽是迫于无奈嫁给了吉顼,但是也没有后悔。
吉顼这个人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后来在武则天时期,还担任了宰相。
这一下就平步青云了。
史载吉顼:“身长七尺,阴毒敢言事。”
就是说他这个人阴险毒辣,但敢于给皇上直言不讳提谏言。
洞房
关于吉顼的历史评价,史籍记载颇有争议。《旧唐书》将他与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酷吏一同列入《酷吏传》。
而在《新唐书》中,吉顼则以宰相的身份与裴炎、刘祎之、魏玄同、李昭德四人合作一传。
不管他在朝廷和官场上是如何表现的,但他对自己的老婆崔氏女始终是呵护有加,在这一点上真是羡煞世人。
崔氏女一直在美满婚姻中生活着,她的姐姐后来嫁入豪门,但并不幸福。
看到妹妹这一家的美满婚姻,不知内心里该有什么感想呢?
参考资料:
《御史台记》唐·韩琬
《朝野佥载·卷三》唐·张鷟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