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开国帝王封赏众臣都是一个难题,即要论功行赏,又要平衡各个派系的势力。例如刘邦按功劳大小,封了几个异姓王,结果都惨遭杀害。李世民比较高明,他下令建造一个凌烟阁,亲自给功臣们排序,谁要犯错,就把位置从凌烟阁里挪出来。到了朱元璋时期,他比较纠结,不知道如何封赏大家,于是去请教刘伯温,刘伯温说了6个字,朱元璋大喜。
其实,如何封赏众臣,朱元璋心里有数的,他从郭子兴的义军开始,一路走过来,身边将士们的功劳,他都如数家珍。就连死去的胡大海,冯国用等人,朱元璋也都打算追封他们爵位,但朱元璋此时不知道如何封赏,是因为当时面临三种情况,让朱元璋不知道如何处理。
第一,在杀掉陈友谅、剿灭张士诚、招降方国珍后,朱元璋开始筹备称帝,但此时,王保保带领15万蒙古铁骑,仍旧对中原虎视眈眈,意图恢复元朝统治。西面,特别是云贵地区,蛮夷部落趁着元朝灭亡,也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在南粤等地,耿文忠虽然率军南征,但尚未平定。此时的明朝,可谓外患环伺,不宜大肆封赏众人,否则容易造成将士们有安逸的思想,不利于御敌。
第二,正是因为有许多战争要打,这些敌人需要靠将士们去征讨,而得胜归来后必定还会有新的功勋产生,所以到时候新功旧功一起封赏,比较公正。举个例子,如果先封赏徐达为公爵,若是再立大功,如何累加封赏,这是一个难题。
第三,其实朱元璋封赏众人,最大的难题在于,他已经称帝了,迟迟没有封赏大家,以前为自己卖命的兄弟,有些等不及了,甚至开始抱怨。认为朱元璋自己当上了皇帝,却不管兄弟们的富贵,这样的做法有些不道义。朱元璋如果解决了这一点,其他两点都可以从长计议。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朱元璋当时最想解决的是第三点,如何能延迟封赏,又能让兄弟们不抱怨,所以他请教了刘伯温。刘伯温是何等聪明,他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于是给朱元璋说了6个字,就转身告辞了。这6个字就是:先赏最恶之人。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刘伯温又派人送来了一片文章,这篇文章是《史记》中的《留侯世家》,里面司马迁记录了一件事情:刘邦的手下纷纷议论,怀疑刘邦是不是不想分封大家,张良告诉刘邦,你先封赏你最恨的那个人,其他人看到后,必定都不会再怀疑你。朱元璋瞬间明白刘伯温的用意,这6个字的意思就是:“先封赏自己最讨厌的人!”因为,连最讨厌的人我都能封赏,其他功臣们自然就放心了,肯定不会忘记他们,只是再等一等罢了。
事实证明,刘伯温的办法非常有效,朱元璋立即下至,封王广洋为伯爵,其他将士们都知道朱元璋最不喜欢文质彬彬的王广洋,如今连王广洋这厮都能是伯爵,那自己还不都是侯爵、公爵嘛,心里都有底了,不再抱怨。然后朱元璋慢慢筹划,等徐达北征归来,才开始封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