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机遇 积极推动社区健康协调发展

2020-09-25新闻8

一、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促进社区共管共治。

积极探索共建共管保护新模式,通过签订代管协议29份,对公园内52029.92公顷集体土地实施管护,集体土地代管率100%。安置原住居民从事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解决部分居民就业问题,2017-2020年8月,全县共设置生态管护员岗位430个,安置人员1883人·次、设置社会服务岗位930个,安置人员1409人·次。生态管护和社会服务公益性岗位共计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

二、创新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致害补偿试点,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共同发展。

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机遇 积极推动社区健康协调发展

通过积极争取,宝兴县成为全省首批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致害保险补偿试点县,从2018年起,采取政府采购、统一投保的方式,共计投入55万元参保资金,共受理肇事致害案件1264起,挽回农民受野生动物致害损失180余万元。通过试点,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对野生动物肇事进行市场化补偿的新路子,得到了省林草局的充分肯定。

三、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清单,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

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机遇 积极推动社区健康协调发展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等,严格限制负面清单产业进入公园范围,积极扶持、引导发展旅游、农业等绿色产业。截至2020年8月,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4个,有机(转换)产品32个。建成集加工、销售与康养一体化的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实现年产值5亿元。2017—2019年度景区外社区生态旅游收入达到5791万元,景区外农家乐的数量从2017年的60个增长至108个,全县生态旅游综合收入从2017年的19.1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0.1亿元。

四、高品质打造入口社区,实现园内体验园外服务。

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机遇 积极推动社区健康协调发展

规划投资34亿元,持续高品质打造大溪裴家里、熊猫古城、蜂桶寨邓池沟等3个示范入口社区,使其成为国家公园访客接得的主体和集散节点,引领带动全县社区协调发展。其中:规划投资15亿元,对灵关入口景观景点进行打造,对熊猫古城进行整体提升,拟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河西校区)约2万平方米,步行绿道15公里,综合停车场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土司官寨、访客中心,完成200户棚户区改造(占地面积约18.5亩),对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预制板房小区进行改建,完成县城整体绿化、亮化,城市节点打造,配套污水、电力、道路等配套设施。规划投资15亿元,修建自然教育中心约18000平方米,自然解说步道30公里,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规划投资4亿元,以大熊猫科学发现地邓池沟为核心,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入口社区”,实现园内体验园外服务,尽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对公园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影响。

#社区#大熊猫#致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