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步行街东拓路段,游客在拍照。
周杨煜摄
1882年,上海第一盏弧光灯在南京路上亮起,皎皎如明月。
今年9月12日晚,南京路步行街东拓路段,市民游客在温暖的灯光下,感受百余年前人们口中“奇异的自来月”。设计师将这盏路灯灯头还原成了当年弧光灯的模样。
当晚,5位市民游客代表共同启动2020年上海旅游节。9月12日至9月27日,第三十一届上海旅游节举办,为市民游客的生活增添美好与欢乐。
漫步街巷,感受城市味道
夜幕低垂,沿着东拓的南京路一直走到黄浦江畔,抬头看向浦江两岸,一栋栋建筑灯火璀璨。黄浦江面,观光游轮缓缓驶过,在夜色中划出流动的光影。
去年年底,上海启动了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将步行街区域一路延伸至外滩。自本届旅游节开始,南京路与黄浦江滨江45公里岸线直接相通相连。这条500来米长的东拓路段上,矗立着和平饭店等大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漫步上海街头,一处处老建筑在岁月沉淀下越发耐人寻味。近年来,上海全力推进“建筑可阅读”,据此做好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作。目前全市开放建筑共1039处,设置二维码共2458处。“建筑可阅读”的方式,已从最初的扫二维码呈现建筑人文历史,逐步向更多元方向发展。
旅游节期间,市民游客最喜爱的“建筑可阅读”系列产品评选、《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有声书发布等活动陆续举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发布103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
“旅游是大民生,是大产业,也是城市形象大展示。我们希望通过全域旅游,让这座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近3亿人次的城市更有温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介绍。
上海旅游节陆续推出五大主题九大活动、102项主题线路和产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文旅体验。惠民利民活动也不少,上海全市69家景区景点、博物馆推出门票半价优惠,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感受上海味道。
互相呼应,长三角同享美好
上海大厦,建成开业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这里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也是黄浦江两岸45公里与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的交汇点。
如今,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推出的上海旅游直播间在上海大厦18楼露台启用,成为阅读上海、推介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新窗口和新平台。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提出一体化、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2020年8月,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要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上海旅游节迅速响应。今年旅游节首次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举办,并在南通、温州、黄山设立分会场。南通推出15个景区半价、江海之声合唱艺术节、南通市全民文化节、江海美食节等活动。温州和黄山也分别推出自驾旅游节、美食推介、“非遗”夜市等活动,与上海旅游节互相呼应。
9月12日,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的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于上海共同成立了“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鼓励市民游客“串门”。
“希望通过联盟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到黄山,让风景秀美的黄山为更多人所知。”黄山市副市长程红表示。
跨界合作,体味诗与远方
在上海,沿着“旅游 ”融合路径,旅游业早已呈现出复合型面貌,与各行各业相融,为“人民城市”点睛。
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2020年上海旅游节的九大活动之一,“启航之路·微听上海”红色文旅体验活动,将上海的红色记忆进行音频数据留存,打造“听得进、记得住、玩得来”的上海红色文旅产品,带大家循着“声音”记忆去探寻初心印记。
商旅文融合也是上海旅游节的特征之一。旅游节期间,长三角20多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在上海开起了“无忧游园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葫芦兄弟以及《天书奇谭》里的蛋生和狐女,化身迎宾特使与大家互动合影。
当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举办的上海旅游节,少不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上海旅游节百余项活动均可实现“云漫游”。开幕仪式上,上海旅游节首次开设的“云旅游”平台正式上线,现场观众扫描该平台二维码,不用远行就能与“诗和远方”相遇。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5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