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回顾宫颈原位癌术后3年,37岁的宝妈成功升职去外地

2020-09-25新闻5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医生,我宫颈癌术后3年了,现在升职要去外地工作了,暂时不会回来了,走之前想再来复查一下,另外想问问后期复查注意事项,这三年我恢复得比较好,真的是非常感谢。”看着手机这条信息,这让我想起3年前这位年轻女性来看病的事情。一、初识患者

3年前的一个午后,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7岁女性患者,曾自然分娩2胎,在当地医院定期体检,曾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感染阳性,薄层液基细细胞学检查(TCT):未见上皮内瘤变,医生建议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但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而且看了网上都说宫颈癌前大多数都有接触性出血病史,自己没有发现同房后出血现象,觉得医生的建议有些检查及治疗建议过度了,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

1年后再次体检发现TCT低级别上皮内瘤变,HPV阳性,当地医院建议宫颈活检,活检病理提示:宫颈慢性宫颈炎;其中“颈管、宫颈3~6点”部分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CIN3级)累及腺体,建议宫颈锥切。

自己和家里人看到这些检查结果担心极了,当地医生也告知不排除更严重的宫颈癌可能,心想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这样的疾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里人商量后就想着到大一点的医院再看看。

我详细看了她的所有检查结果,告诉她还是需要尽快完善盆腔增强核磁检查后做宫颈锥切手术的,等锥切后病理检查结果出来后才能决定后续治疗方式,患者及家属接受了住院宫颈锥切手术建议。

回顾宫颈原位癌术后3年,37岁的宝妈成功升职去外地

二、患者的治疗过程

安排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尽快安排了宫颈冷刀锥切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观察阴道无出血后就出院回家了,告诉病人术后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活动,禁止盆浴和性生活2月,一周后来院复诊看病理报告。

病理提示:(宫颈锥切组织)宫颈4°~1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累及腺体,切缘未见病变累及;局灶鳞状细胞原位癌,余为慢性宫颈炎。诊断考虑宫颈原位癌,是很早期宫颈癌,目前可以考虑严密随访复查,也可以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患者因自己母亲就是宫颈癌过世,所以非常担心,家属及患者商量后,考虑已无生育要求,还是决定做全子宫切除手术比较安心。

经过1个月的恢复后,再次安排患者入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手术经过比较顺利,一周后出院。

术后病理提示宫颈慢性宫颈炎伴锥切术后坏死修复性改变。下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局限性腺肌病;双侧输卵管未见病变。术后一直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访,目前已经定期随访3年了。

回顾宫颈原位癌术后3年,37岁的宝妈成功升职去外地

【科普知识点】宫颈癌筛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宫颈癌筛查是对适龄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定期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检查,并确保对筛查阳性或者异常结果的人群进行相应的进一步诊断性检查、随访或者治疗,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诊率、早治率,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宫颈癌筛查常进行TCT和HPV联合检测。TCT是利用专用的细胞采样器进行宫颈细胞采样,在细胞保存液中进行漂洗,利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及过滤,减少血液和黏液的残留,并获得了全部的细胞样本,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

宫颈癌传统的筛查方法是巴氏筛查法,利用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刮取的脱落细胞进行涂片,并进行细胞学检查,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宫颈癌致病因素是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注射HPV疫苗为预防HPV感染的一级预防。对适龄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1. 由于全子宫切除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要注意不排除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有更高级别病变,需要扩大手术范围可能,因此术前需要肠道准备3天,术前3天尽量无渣半流质饮食,不要吃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清洁灌肠。

2.由于术前灌肠及禁食等影响,术后过早过快给予普通饮食,会有肠梗阻发生风险,因此手术后饮食需要谨遵医嘱,注意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在排气排便后过渡到正常饮食。

3.术后注意伤口愈合情况,伤口部位不要过早沾水,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发生。如果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渗液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切不可盲目自行消毒换药。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诊断考虑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术后不需要辅助化疗,手术后一直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访TCT和HPV,目前已经定期随访3年了,目前病情平稳,无特殊不适,生活和工作都很正常,恢复情况比较理想。

(未完,见下篇)?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该医者经验文章(下篇)

《回顾宫颈原位癌术后3年,37岁的宝妈成功升职去外地》(下)

???

#女性健康#宫颈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