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哈美珠心情蛮好,上周四一早,她从虹口江湾地区的家里出门,走10多分钟的路就来到水电路上的虹口图书馆——这是69岁的她曾经经常要与图书馆赴的“约会”,这回“e厘米”信息素养培训的“星期四课堂”是疫情后图书馆的第一次开放活动,她是当然不会落下的。这次活动内容是“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手机诈骗”,看题目就知道是直指老年群体的一个“软肋”:防电信诈骗。
哈美珠说,她10多年前就和虹口图书馆结缘了,“从当年一个地方单一的借书还书,到可以就近借还,到图书馆举办各种养生、摄影等讲座,再到图书馆里的老师‘手把手’教会我这个手机‘小白’能在手机上顺溜地预约看病挂号、买火车票、网上购物等,身边图书馆的功能是越来越‘立体’、越‘全方位’了!”
提前预约好的市民在虹口图书馆(总馆)二楼图书借阅区阅读
哈美珠是个爱书人,2007年她搬到虹口凉城地区,闲时就常常“泡”在图书馆。那时水电路的新馆还没有建造,哈美珠到街道图书室借书,有时就在图书室里翻翻报刊杂志。
“2010年之前,虹口区在乍浦路和曲阳地区分别有两个图书馆,10年前位于水电路的6700多平方米总馆落成开放,乍浦路的原虹口区图书馆和曲阳图书馆分别更名为乍浦分馆和曲阳分馆,就是现在一总馆二分馆的格局。”虹口图书馆馆长韩曜介绍说,近年来虹口图书馆整合区、街道、社区(单位)图书馆(室)资源,建立了3+8+X型(3个区级馆、8个街道馆、X个社区/单位图书室,目前有147个图书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们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书房”之便利。“加上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施行的‘一卡通’通借通还,编织了一张打通城市公共阅读场馆的‘阅读互联网’。”
自助借还图书馆方便市民借阅书籍
因此,对哈美珠来说,尽管她几年前又搬了一次家,从凉城到江湾,但这一点儿也不妨碍她继续可以就近在街道、区图书馆凭借一张借阅证随意出入附近的公共图书馆,异地借还,书随人走。
在增加物理空间的同时,虹口图书馆还加持了很多“智慧”的应用,吸引到全年龄段的读者来感受浓浓的书香。
2012年,虹口图书馆尝试推出面向中老年的“e厘米”读者信息素养培训项目,教他们网上“冲浪”,项目取名“e厘米”意在通过培训等方法让看似高大上的网络新媒体和数字阅读近在咫尺、触手可及;针对白领,有洄游书屋的书籍流转活动,以书易书,让“沉睡”在书架上的图书开始一场场“旅行”;针对青少年举办的是充满趣味的“彩虹屋的奇妙之旅”“童心圆”等活动,其中的“小不点走读虹口”活动凭借“阅读+行走”的新颖模式大受欢迎,常常活动一上线就被秒光。孩子们可以在鲁迅纪念馆内见证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友谊,也能走进1933老场坊了解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摸一摸多伦路上的名人墙,倾听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化名人的故事……行走结束后,再让孩子们阅读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小的船》等虹口文化名人撰写的文章。“行走+阅读”升级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加深孩子们对虹口文化、历史的记忆。
小朋友正在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
这种混搭也许你没见过:菜市场里建书屋。在虹口的16家菜场里就有这样特别的角落:菜场书屋,这是延伸到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子女的一个暖心空间。
刚刚过去的暑期,虹口连阳菜场一间近20平方米的房间里,几个孩子围在一张大桌子旁看书。房间一侧的墙面被三个大书柜占据,近千册图书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其中三分之二是青少年读物。正在看书的青少年都是菜场摊贩的孩子,其中不少还是“小候鸟”——暑假跟着家人来菜场“上班”,平时则在老家读书的留守儿童。
虹口区现有16个“菜场书屋”,每天12时至14时开放,在菜场中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提供“身边的阅读服务”。韩曜说,“菜场书屋”的前身是该馆在2010年世博会前夕推出的“流动书车”,当时主要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精神食粮”,后来发现其中的青少年读物特别受欢迎,于是大家决定把这个项目固定下来。图书馆向各“菜场书屋”提供至少两个大书架,一次供书量不少于500本,每半年换一批。“目前,虹口考虑在更多菜场设立书屋,并推出更多活动,辐射更多外来务工子女。”
市民正在挑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