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2020-09-24新闻7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现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提起西楚霸王,我们必定能想到楚汉争霸、鸿门宴、乌江自刎等种种精彩故事。而在这其中,总会有一些夹杂着丰富想象的描述,为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比如项羽的神力,可以说是其中数一数二的。项羽举鼎

秦末时期,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义,项梁提议想要联合桓楚反秦,命项羽去请桓楚。桓楚当时自恃为陈胜手下大将,看到项羽心高气傲,有意为难项羽,便称自家院子里有一大鼎,只要项羽能够举起,他就服从项羽。项羽先是令四个大汉尝试抬鼎,然而鼎丝毫未动,于是他上前,单人举起鼎,不仅举起来,还能三起三落,桓楚为之信服。

在项羽率领二十八骑兵向韩信的十万大军挑衅时,手下那二十八人全部都死了,他一个人依旧在战,他自己就杀了六百名汉兵。如果最后不是没了体力,他也未必会战败。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有些人觉得项羽举鼎太过于虚伪,是因为,太史公敬佩霸王的勇武。毕竟举鼎这种事,实在没有什么确切的说服力,《史书》里就有记载许多扛鼎人物,项羽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位人物而已。

由于没有科学依据,古人常会用较为夸张的说法来描述一件事情,所以不排除这个故事是进行了夸大后进行的描述。不过,很多历史学家也对这个故事有所研究,但是研究出来的结果更加令人敬佩项羽了。二、今无人举起

就算秦朝时期重量度量标准与现在的标准不同,例如秦朝,秦朝时期度量重量的单位分别是铢,两,斤,钓,石。从秦朝到西汉,当时的一斤,到现在就只有258.24克,与现今的一斤为500克相比,可以说是大打折扣了。

古代还有种说法是:七尺男儿,其实是1.7米左右,而根据历史记载,项羽的身高有180以上,但是按照这个故事中的说法换算来说,这尊大鼎的重量也有五百斤重。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五百斤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在140斤左右,那差不多是三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小孩子加在一起的重量了,假想一下,现如今别说举起三个成年人,就算是单举起一个人,都有够吃力了。

除了项王举鼎的传说,还有一个可以考察的实物能证明项羽的神力。那是件放置于项羽故里的破城戟,经过称重可得,破城戟重达300斤,如此重量,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举起来的。破城戟又名霸王戟——说这个名字大家一定知道,毕竟这是项羽用得最为顺手的武器。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一般人平时哪能轻易拎着两个成年人体重的武器,就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样地挥来砍去啊。不过我们也知道,想要有力拔山兮的气度,自然是要从小苦练功夫,增强自身能力所得来的。项羽从小就跟随叔父项梁练武,钻研多种武艺,自然会比平常人的力气大出更多,一般人难以与他抗衡,倒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哪怕是现在的举重运动员,也是要经过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日复一日的刻苦锻炼,才会有举重若轻的大力量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最起码两三个人可能才能抬起来的物件,项羽却拿来当武器使用,可见他的神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呀!然而,古代人真的就比现代人的力气大这么多吗?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古代科技技术水平有限,能够使用的器具也都巨大又笨重,人们进行的生活方式和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上山挑水、用斧头砍柴啊,这些现今随便就可以用起重机切割机完成的工作,古人都需要亲自动手进行。所以人们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的都是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三、科技的崛起

放到现在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进行的更多都是脑力劳动,相应的,身体素质也都下降了许多。但是也有专业进行这种训练的运动员呀,像一尊鼎的重量,普通人自然是举不起来,如果让举重选手进行这样的挑战呢?

经过搜索我们可以知道,现如今世界男子举重记录,最高是526斤,是大于故事中鼎的重量的。如果项羽能够活到现在,还是个世界级别的举重冠军呢!

平时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注意力气的大小,而力气大而又有名的将领,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古代,平常人家自然没有为了锻炼而专门练习举鼎的人,自然会将这个说法流传开来。

而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多数人也没有时间进行这样的举重锻炼,更何况"项羽"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位带着浪漫凄美色彩的正面悲剧人物,如此使人津津乐道,自然也会将西楚霸王天生神力的故事传承下去,所以这个神力说法也将继续流传着。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结语

不过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不再注意这些了。纵然古人是由于没有条件而不得不去锻炼,现如今我们有了科学的健身法,是否也该注意一下锻炼,而不是一昧感叹着古人的天生神力呢?

#楚汉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