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文学批评史蔡镇楚在线 《中国文学批评史》

2020-07-19知识10

中山大学所用教材:《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和《 中国古代文学》作者是谁,出版社是哪个? 中国文学史(3卷本)(第2版)袁行霈、罗宗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作者:王运熙,顾易生,版本: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谭新红、吴光正、陈文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 1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首先文艺创作主体(作者)应能感知世界的真谛方可创作出好作品,庄子认识世界真谛即为“道”,而要“得道”则必须做到“心斋”“坐忘”,简言之可粗略理解为驱除内心杂念和忘却外界干扰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方可感知世界,方可论及创作;其次是文艺创作客体(创作对象),需判断什么才是美的,庄子认为“自然”“朴素”即为美,强调自然的本真的东西才是美的,故创作的对象应“自然”“朴素”。最后是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可大致理解为创作主体应以何种方式表现客体,即创作的方法及评价作品的基本标准,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简言之是追求神似而不要求形似。2试述陆机《文赋》中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此文用赋的形式较为细致地分析阐述了文学创作过程,论述了文章的利病得失,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文学的感兴、想象、独创及体裁等,多为精到之论。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贡献。陆机认为文学创作之前应具备三种要素:一为观察万物,二为阅读古籍,三为需有高尚廉洁的志向;构思:首先需沉思虚静,继而达致思路渐明,最后文思如泉涌,如有浩然之气,下笔有神。《中国文学批评史》 1.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于是他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说可以不必过问是非,生死如一,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不仅认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齐物我”,正如他。《中国文学批评史》 1试述庄子的文学思想。首先文艺创作主体(作者)应能感知世界的真谛方可创作出好作品,庄子认识世界真谛即为“道”,而要“得道”则必须做到“心斋”“坐忘”,简言之可。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