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对苏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全文感悟

2020-09-24知识8

为什么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第一悼亡诗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很多人说苏轼的仕途之路是悲惨,但爱情是幸福。纵观苏轼的一生,爱情确实是幸福的,但不幸的是第一任妻子王弗英年早逝。19岁的苏轼与16岁的王弗结成了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可惜妻子命运不好,27岁便离开了苏轼,在与妻子诀别10年后,40岁的苏轼在正月二十日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便写下来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传诵千古的悼亡词,这首词之所以在悼亡词中称为第一,不仅仅是因为苏轼的实力,下面十二十页谈谈对于这首词的看法。关于“悼念亡妻”有三篇名作,其中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第一悼亡诗词。1、古代著名的三篇悼亡词,分别是: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贺铸—《鹧鸪天·半死桐》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①第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欣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②第二首《鹧鸪天·半死桐》全文欣赏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

对苏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全文感悟

赏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一、赏析《江城子·十年2113生死两茫茫》是宋代大文5261学家苏轼为4102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1653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二、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四、朝代北宋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

对苏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全文感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读后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晚间闲来无事,随手捡起一书看看,一不小心就又翻到了那熟悉的一页,还是那熟悉的词,感受和感触已写了好多,但每次都不同。读着词,那满篇充斥的漫漫凄凉、悲苦和忧思瞬间就把我带回了那个年代。生死无人可以跨越,然而情却不受时间、空间、生死的阻隔—那明月夜,那短松冈,那坟前的缕缕相思,真可谓余情未了!苏门三大家,最出名的数苏轼了。我想他不仅“名”在文才上,还名在他的情义上,或者说名在他的感情上。没有如此丰富充沛真挚的情感因子,怎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绵情怀?怎能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豁达?怎能有“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的悠然潇洒?怎能有“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壮志雄心?又怎能有“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多情柔意?也许,少了苏轼,文学就多了些许遗憾;少了苏轼。

对苏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全文感悟

#临江仙#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王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