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2020-09-24新闻6

小锤敲过一千年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走在鹤庆新华村的青石板路上,经过一座座青瓦白墙时,墙内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叮叮咚….叮叮咚…”的声响,这是鹤庆人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千年来清脆的叮咚声伴随着无数手艺人将银器锻制技艺延续传承,奏出一曲曲“幸福乐章”。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早在南诏时期,新华村石寨子匠人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凭着熟练的技巧、精湛的工艺,匠人们敲打出了一件件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民族手工艺品。这些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制品,沿着茶马古道深入西藏、甘肃,远涉印度、尼泊尔等地,新华村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银都,“新华石寨子银器”成为全国著名的银器手工艺品牌,涌现出了一批以寸发标、董中豪、母炳林、洪钰昌等美术大师为代表的优秀带头人。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近年来,新华村不断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民族手工艺制作者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品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华村整体经济水平。通过新老艺人的不断探索,以传统工艺为基础,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的模式,鹤庆银器逐步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基本形成“一户一品、前店后坊”、“散户+公司”和“电商销售”的生产销售格局。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在新华村以手工艺品加工销售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业带动下,以秀邑、板桥、罗伟邑、辛屯镇新村、大登等坝区村委会为典型的10多个银铜手工艺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银器手工艺加工行业。

在鹤庆辛屯镇大赤铺村李文彬家的院落里,李文彬正在指导学徒们锻制银器,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他们每个月还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自2009年文彬工坊成立后,李文彬夫妇就在家中教授村里村外需要帮助的人学习银器锻制技艺,尤其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孤儿等群体,今年22岁的王宣已经跟随李文彬学习了五年,在李文彬的小院里王宣不仅学到了手艺,也收获了家人般的温暖。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王宣早年父母离异,父子俩相依为命,不料父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此后他在叔叔家生活,初中毕业后王宣曾跟好友们四处寻找工作,但收入一直不稳定,几经周折,王宣的堂姐夫把他带到文彬工坊学手艺。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起初来到工坊的王宣不爱说话,不喜欢和人交流,李文杉夫妇用爱心与耐心让王宣融入集体,安心学艺。虽然在和记者交流的时候王宣仍有点腼腆,但是说到师傅一家时脸上总能浮出笑容,如今技艺不断提高,工资不断增长的王宣在文彬工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辛屯镇辛屯村村民 王宣

每次我来这里,师傅和师娘都会接送我,过年过节也会让我到家里一起过,很温暖,现在也有固定收入了,以后会继续跟着师傅好好学手艺。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唐莉 摄

据统计,目前鹤庆县共有手工艺品加工户1835户,家庭从业人员15200人,年加工手工艺品75万余件,产品销售收入达21亿元,实现利润近5亿元,以加工销售民族手工艺品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徐俊 摄

“叮叮咚…叮叮咚…”,如今,李文彬还在用手中的小锤传授着他的技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动周边的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投身到这项非遗文化工作中,小锤敲打出来的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也是鹤庆村村寨寨的美好生活。

在鹤庆,有一种声音最为熟悉!

责编:王涛 赵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