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独特的樱花茶园、独一无二的紧压水仙茶、造型精美的杜鹃花……近年来,漳平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功培育了一大批茶叶龙头企业和花木产业。9月21日和22日“脱贫振兴八闽行”网评引导活动走进福建漳平,感受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风貌。
南洋镇制茶师傅在压制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一片绿叶富一方百姓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其品质珍奇、气香味爽而深受各地茶友们喜爱。作为漳平水仙茶的主产区,在南洋镇,随处可见茶企招牌,这里有生产水仙茶饼的茶农、茶企1200多家,是名副其实的“水仙茶之乡”。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市的一张重要农产品名片,对加快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南洋镇党委书记李达才表示,近年来,依靠水仙茶产业,南洋镇发展迅速,2017年全镇实现脱贫,使其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南洋镇将水仙茶产业结合乡村旅游业,精心打造茶旅结合线路,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茶文化旅游产业链。
南洋镇制茶师傅展示摇青工艺
在当今电子商务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漳平茶农也紧跟时代潮流,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水仙茶。漳平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漳平水仙茶非遗制作传承人郑文海介绍道:“近些年,我们在线上销售渠道仅漳平水仙茶饼销售额每年可超过100多万元,市场涵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销路拓宽了,水仙茶卖得好了,最大的收益便是当地茶农。驾车行驶在南洋镇,处处可见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南洋茶农们通过辛勤付出收获了富足生活。
永福高山茶台湾农民的大陆“茶缘”
南有永福浪漫樱花,北有南洋醉美茶山。1997年以来,众多台资茶叶企业先后落户漳平台创园核心区永福镇,陆续引进优良乌龙茶品种,以及台湾精致农业先进管理理念、先进制茶设备和技术。良好的地理优势,让这个大陆的“阿里山”牵起了两岸茶缘。
2008年2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升格为“国字号”,成为福建省第二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目前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拥有台资茶企76家,其中高山茶企48家,年产茶1600多吨,实现产值7.2亿元,前来创业就业的台农有600多人,是台胞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和大陆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
有“大陆阿里山”之称的台品樱花园里,茶和樱花相互映衬
据介绍,近年来园区结合生态、观光、休闲等元素,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山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实现了传统单一农业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华丽转身。由谢东庆创办的“台品樱花茶园”正是“茶文化+旅游”的生动例子。产业融合催生效益,广大台农尝到甜头。谢东庆的台品樱花茶园被列入“中国十大樱花观赏地”,近年先后入选“福建省首批优秀创意旅游产品”“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榜样。
据统计,漳平市有茶园面积112054亩,茶叶年总产值近23亿元,有茶叶专业合作社92家、加工厂2574家(户),茶产业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永福镇十里花街美了乡村富了花农
漳平市永福镇是著名的杜鹃花之乡,西山村更是被誉为“中国杜鹃花第一村”。据了解,西山村全村约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从事花卉种植、销售。于2013年成立的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解决了社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合作共赢新格局。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永福镇的西洋杜鹃生产和销售占全国市场70%以上份额。
永福镇被称为“中国杜鹃花之乡”
“2020年,永福镇花卉种植面积2万余亩,主要种植杜鹃花、茶花、桂花、君子兰、仙人掌等600余种花卉,从业人员2万多人,2019年花农人均纯收入1.9万元。” 永福镇长陈斌全介绍道。2013年,有21户社员由原来居住的土坯房搬进了统一规划的西山新村一期,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
永福镇西山村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内造型独特的杜鹃花
据介绍,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大力扶持企业创造性开发出云片式、悬崖式、游龙式、宝塔式等造型的杜鹃,产品含金量不断提升,内涵和档次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加。合作社不仅为花农培育优质花卉苗木并对外宣传营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而且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