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游山西·读历史 | 西征西行杀虎口,兵家要塞铭刻晋商血泪

2020-09-24新闻13

来源:山西新闻网

游山西·读历史 | 西征西行杀虎口,兵家要塞铭刻晋商血泪

杀虎口关楼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紧紧拉住哥哥的手,送你送到大门口……”乍一听《走西口》,像是首恋人之间不愿分离的情歌,可身处杀虎口再听,却发现这首民歌竟扯出一段厚重历史。9月24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长城线来到古长城杀虎口,聆听康熙帝通过这里平定噶尔丹,在“杀胡口”痛饮庆凯旋的快意,找寻晋商从这里走西口背后的血泪悲情。

《走西口》歌中的“西口”就是“杀虎口”。它位于山西、内蒙古交界处的右玉县,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杀虎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还留有雄伟壮观的古长城、鳞次栉比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等景点。

游山西·读历史 | 西征西行杀虎口,兵家要塞铭刻晋商血泪

平集堡诉说岁月沧桑

“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当时胡人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而明朝派兵出长城作战,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清朝统治者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将‘胡’字改为‘虎’字。”右玉县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杀虎口”之名的由来。

杀虎口主要由杀虎堡和平集堡组成,两堡之间相连接的部分被称为“中关”。杀虎堡驻军,平集堡是百姓活动聚集处,中关则设有“户部衙门”,出关的通行证就是在这里办理。如今,平集堡城门里遗留的小段官道,是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宽度可供一辆马车和几位行人并行,现在看有些简陋,但当年康熙平定噶尔游山西·读历史| 西征西行杀虎口,兵家要塞铭刻晋商血泪

丹叛乱的兵马就是从这条路浩浩荡荡出发,凯旋后也是在这里痛饮庆祝。

平集堡前的通顺桥是西口古道上的最后一座桥,过了此桥就正式出了西口到了关外,桥下的石路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印痕,据说那是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人的脚印。从明末到清末的四百年前间,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同一时期,山东人远赴东北“闯关东”,广东、福建人“下南洋”,中国民间自发形成的人口大迁移背后,都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

游山西·读历史 | 西征西行杀虎口,兵家要塞铭刻晋商血泪

采访团在西口古道轻触历史

而杀虎口,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税关,是中原与蒙古、俄国等贸易的必经之路,晋商的发源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因此,这里也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

“这里有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晋商传说;有纵横驰骋、保家卫国的军人传说;还有无数闯荡口外无名无姓的晋北人所留下的故事,可以说形成了一个以历史遗迹为中心的故事圈。”西安网编辑王嘉感叹,了解了这许多的历史故事,才明白为何杀虎口极具阳刚之气,这里的边塞气质感染了每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杀虎口景区一带可以看见松柏参天,绿草如茵,这些美丽的风景,一半天然生成,更多是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结果。这里所在的右玉县,流传着18位县委书记带头植树造林,60年荒漠变绿洲的传奇故事。(山西新闻网 记者 郝宏/文 吴晓庆/图)

#诸子百家#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