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2020-09-24新闻6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远在春秋战时期,邮传制度和道路开辟已相当成绩。作为将帅云集、军书频传的边要地大同地区来说,邮和传舍应是率先建立的。秦汉的馆舍和邮驿可分为亭、邮、驿、传,亭是供行客休息用,邮是传书机关,驿是传达消息,提供驿卒和交通工具,传是提供用车的。魏晋南北朝时,北魏在平城建都,到魏武帝时,葱岭以西再次打通,西域十六国纷纷派遣使献贡,西域高僧相继而至,“四裔往还极盛。”平城大同驿馆在数量上、规模上都是鼎盛时期。唐的邮驿以唐为盛,唐设驿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消息,每三十里一置,每驿有马八至十匹不等。旅馆、饭店也很兴盛。

元朝时邮驿已很发达,有站赤、急递铺。所谓站赤是指驿;急递是指邮。站赤又有陆站、水站之分。陆站用马、牛、驴、车、轿以至徒步。“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当时大同属中书省所辖里各路的站赤。递组织严密,大多设有总急递铺,每十铺设一邮长,每错设铺丁五人,都要挑选壮健善走的人,腰束皮革带,挂着铃铛,持着长枪,带上文书,威权甚大,路途所遇的车马负重,都要为之让路,铃声传到下一铺所时,铺人要立即赶到门外等接文书,展转传递。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明代驿是由兵部车驾清吏司掌管。有会同馆、水马驿、急递铺、通运所。水马驿是元代的站赤,运输由递铺所掌管;

会同馆是指京师的站赤,又分南北两馆,北馆六所设在北京,南馆三所设在南京,有大使一员,副使两员,负责接待王府差遣人员和各国使臣。

水马驿每六十或八十里一置,要冲地方设马30-80匹不等,其余地方设马5-20匹。马又分上中下三等,马膊上悬挂小牌,写明等级;

水驿要冲设船10—20只,其余地方设船5一7只,每船有船夫十人。

递运所在陆路设置车辆,大车可载米十石,每车车夫3名,牛三头;小车车夫1名,牛一头。

急递铺十里设一铺,每铺设司一人,铺兵4-10人,由附近少壮男子充当,每铺还设日晷一个,分一昼夜为一百刻,规定每三刻旅行一铺,夜须行三百里。

在传递时使用两种帛书,其一是用来记载传递文书和当日传递的铺所的帛书。其二是用来记载文书到达所的时刻及本铺所的时刻以及本铺传递人姓名的帛书。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本递转人将文书送到下铺时,由到达铺所签押交收时刻,所转的文书要由寄发官司用绢袋封记,以牌书号。铺关在转递时,还要裹上软包,用油绢包好缚住,外用夹板束系,以保护文书不致破碎濡湿。如有损坏,要按其情节轻重论罪。文到后不问多寡,不分昼夜,即行递送。

明时凡用驿须持有符信,传递文书亦须盖有印信,同时要经过当地官府辨验,符信明称作“勘合”,用勘合也有着详备的规定,诸如传递诏旨,飞报军情,亲王进表,番属使臣进页,文武官员到任,职官有病等。

据明正德《大同府志》记载,当时大同所辖的驿递共有十五处。云中驿(在府治东)、瓮城口驿(在城南七十里)、安银子驿(在应县城内),山阴驿(在山阴县城内),上盘铺驿(在浑源州东关),王家庄驿(在浑源南120里),蔚州马驿(在蔚州城内),太白驿(在灵丘县城东),香山驿(在广昌县城内),倒马关驿(在广昌城南70里走马店),城东驿(在朔州城内),广武驿(在马邑县东南五里雁门关下),秀岭驿(在灵丘县城东四十里),西安驿(在怀仁县城东南30里疙瘩头),安银予递云所(在应县城内)。

大同府所辖小铺舍共计113铺。其中大同府、大同县共十一,有总铺(设在府治东南),东南路有五:寺儿村铺、南家庄铺、南留庄铺、南塔子铺、西浮头;南路有五:合河铺、溪村子铺、毛家皂铺、灰河铺、小长城铺。其次怀仁县有11铺,朔县有2铺,马邑有9铺,应县有9铺,山阴有5铺,应县有24铺,蔚州有11铺,广灵有9铺,灵丘有14铺,广昌有16铺。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清代邮驿仍由工部车驾清吏司所掌管,有郎中(宗室1人,满族1人,汉族1人),有员外郎(宗室1人,满族1人,蒙族1人),有主事(满、汉各1人。)除掌管邮政外,还负责掌管全国的马政,以充戎备。

清代邮驿有驿、站、塘、台、所、铺之分。各省腹地都设有驿,当时盛京设驿,专有驿丞管理,又设正副监督二人,直接由兵部所统。军报所设为站,每站设笔帖蒙古章京(官各,为满语音译,指清代军机处和各事务衙门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称章京);甘肃、嘉峪关设塘,每塘派千把总管理;西北所设为台,每台设章京或笔帖为式;递运官物者为所;专走递公文者为铺;后裁并归驿,由北京到各省的铺又称京塘。

驿道路线繁多,山西驿站就有125处。设在大同边沿的有杀虎口章京所属蒙古站就有十一处。当时大同驿站有瓮城驿,原设在城东80里瓮城口村,后移至县署西,配备额马44匹,站军20名,排夫40名。

大同县大同军站报冲(在城东关)原额马70匹,站军35名,厂夫20名。

聚乐军站报冲:在聚乐堡内,原额马70匹,站军35名,厂夫20名。

大同塘站:设马12匹,马夫6名。

聚乐城塘站:设马12匹,马夫6名。

秀女村塘站:设马12匹。马夫6名。

以上驿站全年支银一千九百五十一两,四塘站每年支银一千七百八十一两。

铺递大同县属十一所:总铺(在县署西)、七里村铺、肥村子铺、毛家皂铺、灰河子铺、小长城铺、寿儿村铺、罗家庄铺、南留庄铺、古定桥铺、西浮头铺。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清代大同府所辖还有怀仁的西安驿、怀仁城塘站、山阴县的山阴驿、岱岳站、岱岳站塘、应县的安银子驿、浑源的上盘驿、灵邱的太白驿、广灵的马厂驿、阳高的阳和军站、三十里铺站、天镇的天城军站、枳儿岭塘站和丰镇厅驿等连同大同的驿站共十九处,铺共七十五所。

按照清代制度,凡差役者,都要验过邮符,官驿符称为“勘合”,兵役符称做“火牌”。凡住驿站,按其等级,均颁有禁令;凡要过境者,要派兵保护,验以兵牌;凡驿道,验以火票;诸如报回、夹版、印封都要查考到达日程而计以日时,铺递也是这样,一但发现泄漏沈匿的、耽误时间的,都要受到稽查。

到光绪四年(1878)在英人的建议下,不少地方先后设送信官局,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七日上谕创办国家邮政,三十二年(1903)邮传部成立。大同直到宣统三年(1911)才裁驿归邮,正式成立邮局,原为三级局,后改为二等甲级邮局,办理邮件、包裹、汇兑,后又增加电信等业务。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京张铁路于民国三年(1914)修到大同,民国六年(1917)口泉支线建成,1922年1月平绥铁路全线通车,使大同通过北京与全国邮路沟通。山西北纵干线公路大同到太原全长369公里的线路打通,大同到右玉全程121公里的同玉支线也已打通。在同蒲铁路通车前,到太原和雁北各县的邮件,采用力夫和骡车,与邮局签订邮政合同的有三人。

(一)赵玉堂,运输工具为推车,经运路线大同至太原,签约合同民国19年8月16日至民国22年8月15日止(1920年8月1日至1933年8月15日)。

(二)姚文明:经运线路是大同至应县,其他同前。

(三)赵锡芝,经运线路有大同至左云、怀仁、朔平(右玉)、朔州、岱川、宁武,其他同前。

主要运送包裹及重量邮件。直到137年同蒲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到太原沿线的邮件才为火车运输代替。

1337年9月13日大同沦陷后,邮政局人员疏散,业务中止。倭伪政权成立了所谓交通委员会,与东瀛、满州、蒙疆、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缔结了“东亚电气通信业务决定”后,于1938年元月一日更替事务,暂按旧制恢复业务。一月廿日开始航空邮业务,二月废止旧邮制,发布邮电两政合一,一元运营的新制。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当时大同有京绥铁路、同蒲铁路、同泉铁路与全国各地勾通,自动车(汽车)运输先后有大冈线(大同至云冈)、大云线(大同至左云)、大应线(大同至应县)、大阳线(大同至阳原)、大广线(大同至浑源)、大原线(大同至代州)、大蔚线(大同至蔚县)开通运营。1939年3月中华航空株式会社开通北京一张家口一大同的航线,为发展邮电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1年9月1日大同建立了电报、电话业务。有大同邮电所、大同车站、大同大南街、大同炭矿四个营业所。同时建立了电话交换局,大同邮电局为自动交换台,大同炭矿为手动式交换台,各邮局均可办理电话、电报业务。

1945年大同光复后,接收了倭伪邮电业务,当时邮路除市邮路外,还有大同经云冈、左云、右玉、杀虎口到凉城的邮路。大同到口泉邮路。而当时的乡村邮路主要有三条。第一条乡村邮路,大同经倍家皂、西坪、瓜园、许堡到东井集。大同经樊庄、西团堡、南徐堡到东井集。第二条乡村邮路,大同经马家小村、花园屯、黍地沟、镇川口到镇边堡。大同经安家小村、山底、孤山到镇边堡。第三条乡村邮路,大同经东坟、三十里铺到聚乐堡。大同经牛家庄、周士庄到聚乐堡。

建国后,邮政事业飞速发展,时至今日,业已有分成诸多公司,如移动、联通等等,笔者不再赘言了。

历史可以作证,从牛马到火车,大同邮政的那些事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