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什么时期杀菌防病最佳? 水稻破口前5-7天是杀菌防病的最佳时期,水稻抽穗前发生病害,注意及时用药防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能控制的,但水稻破口期不注重用杀菌剂防病,抽穗后发生穗颈瘟、稻曲病,减产、品质差是必然的!穗颈瘟一旦发生,很容易流行引发严重减产,出现大量白穗,需及时选用稻瘟灵、咪鲜胺、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药中的2-3种药防治;稻曲病是水稻上的“癌症”,一旦发病用药无法挽救,发病谷粒多建议用碱式硫酸铜或氢氧化铜将病粒打掉。不同病害其用药防病最佳时期有所不同,重点抓发病初期用药防病,水稻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稻瘟病的防治时期是在分蘖期预防叶瘟和穗期预防穗颈瘟两重预防措施;稻曲病在水稻破口期5-7天施药,易感病品种还须在始穗期施药1次;纹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温,一般在分蘖末期、破口前用药预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病害,一般注意历年常发病害田块,在台风、暴雨或洪涝后更易被侵染,需注意观察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噻菌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等;预防水稻矮缩病,重点在秧苗2-3叶期(或拌种)、移栽前3-5天及栽后分蘖本田。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二化螟(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三化螟等
壮族和汉族有哪些区别? 一些风俗,如三月三及相关仪式、习俗;一些服饰如黑衣壮;一些语言,北部壮话南部壮话等,消亡的趋势明显…
水稻黄叶不走根是什么病,用什么药? 从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种植户对有机肥、绿肥等不太重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等,并且在施肥上比较盲目,没有科学平衡施肥的意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稻田有毒有害物质增多,易发生黄叶不走根的现象,发病面积并逐年增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下面乡村似歌就水稻黄叶不走根的问题及对策与大家进行简单的交流一下。一、水稻苗期黄叶不走根的原因及对策1、秧苗三叶前生长主要靠胚乳,三叶后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然而,不少人认为育秧期稻苗小,不需要多少肥料,因而基肥施用不足,氮素缺乏成了导致幼苗黄化的主要原因。每亩秧田用尿素3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畦面;也可用1%尿素溶液,于早晨或下午叶面喷雾,每亩喷液300公斤左右。2、秧苗喜偏酸性土壤,pH值高,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使秧苗因营养不良而黄化。对于pH值高的土壤,要通过调酸降低pH值,每平方米施用硫酸锌或硫酸亚铁10-15克,将pH值调整到4.5-5.0,以抑制霉菌活性,缓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不足,促进叶绿素的形成。3、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三叶期的秧苗体内含糖量低,抗寒能力弱。气温骤降后,秧苗根部细胞的细胞膜遭到破坏,透性增强,氨基酸等内含物渗出量增多,致使根际腐霉菌迅速。
水稻稻瘟病有几种危害方式和表现症状?感谢悟空邀请!通常水稻稻瘟病有:苗瘟病,叶瘟病,叶节瘟病,穗颈瘟病,谷粒瘟病等。水稻稻瘟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①苗瘟病一般:-稻瘟。
水稻有纹枯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纹枯病又名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病害。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根据水稻病情来定,通常用戊唑.嘧菌酯对水,用喷雾气喷洒到水稻根部或者水稻中部。
水稻里发现有稻飞虱,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防治? 蹈飞虱是水稻种植中常发的虫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对水稻造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水稻因此感染了矮缩病,有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所以,一旦稻田出现蹈飞虱,就必须及时防治。蹈飞虱发生严重的田块,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水稻生长旺盛的田块。有些农民认为,水稻的产量和施氮量成正比,施氮量越大,产量越高,便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施加大量的氮肥,结果造成水稻旺长;这种田块的水稻植株高大茂密鲜嫩,是蹈飞虱的最爱,所以,蹈飞虱发生的也特别严重。第二,水稻植株密度大的田块。蹈飞虱喜欢生活在潮湿,空气不流畅的地方,有的农民栽植水稻时不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单纯的认为,水稻的密度大,产量会更高,便加大了水稻的栽秧量,造成水稻植株密度过高;这样的田块,蹈飞虱同样虫口严重。水稻田里一旦出现蹈飞虱,该如何防止呢?在具体生产中,有两种防治稻飞虱的方法效果很好,具体介绍如下:一,废机油灭虫法。在农村许多农民家了都有耕种的机械,因此会有废机油产生;在生活中人们发现,许多小虫子身上一旦沾染油脂类,很快就会死亡。于是,有人便把家里的废机油均匀的绊在细沙里,制作成油砂,洒在水稻田里,并花费时间摇动水稻植株,让水稻植株上。
各位农技师今年江西吉安县水稻病虫害如何 预计2016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重于常年,发生面积15.7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10.8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4.9亿亩次。发生特点:一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重发区域广,二化螟集中为害现象突出;二是稻瘟病、稻曲病流行风险高;三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呈回升态势,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局部地区偏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