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暖新闻】“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样遇上好心人,过上好日子!” 93岁徐州离休老教师乐为助学守清贫

2020-09-24新闻17

拄上拐、戴上小礼帽,家住江苏徐州铜山区大彭镇的93岁离休老教师张成业像往日一样,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出了门。只不过,这次去的不是村西的小广场,而是大彭镇周棚村两户贫困生的家里。

白色衬衣口袋里装着4000元钱,分成4叠,1000元一叠,折得整整齐齐。“听说那两户家庭都很困难,一个孩子上高二,一个孩子上初一。有一家的孩子刚交完1500元的伙食,学费还没着落。我准备一户帮2000元,让他们先把学习费用给解决了。”张成业边走边说。

【暖新闻】“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样遇上好心人,过上好日子!” 93岁徐州离休老教师乐为助学守清贫

93岁离休老教师张成业将资助款送到贫困生的家里

两户村民家挨的不算远,把助学金交到户主手中,简单叮嘱一定要孩子完成学业后,时间已是晌午,两家人拉着“恩人”不放,请他留下来吃饭,但张成业执意不肯,说啥也要回家吃。

让张成业“惦念”的家里那口饭,只不过是一碗南瓜饭。一次就拿出4000元资助贫困生的张成业,其实过得是一种极简的生活。

走进张成业的家,干干净净,却也简简单单,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电器,住的是30多年前分到的夹河中学老宿舍楼。老人爱写日记,几乎每天都写,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写日记的桌子是大儿子从学校拉回来的废弃课桌,右手的桌洞烂了一个大窟窿。书桌前的玻璃窗破了好几块,老人就从外边拿纸用胶带贴上,横七竖八贴得满墙都是。连张成业老伴去世后一直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保姆阿姨也忍不住“吐槽”老人的简朴:“袜子、毛巾破了,我说就扔了呗,他非要补,补完了再接着穿,接着用。”

几十年只吃南瓜饭或是红薯饭,平时都是素菜,一周就吃一两次鱼或肉,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几百元。收入虽高,但自己过惯了苦日子,一直简朴生活的张成业也从不用存下来的钱来支援子女。50岁的小儿子、儿媳从单位下岗后,靠打零工辛苦过活,但张成业除了儿子出车祸、住院做手术支援过两次“应急钱”,平时从不拿钱私下帮助。“他们都是教师子弟,得自食其力,靠自己养活一家人。”在张成业看来,不能“啃老”是硬道理。

对于自己,对于家人,张成业厉行节俭,朴素到近乎“抠门”。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张成业向来都出手大方。去年,听说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搞捐资助学活动,老人在朋友的陪同下,从大彭奔波几十里路,只为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送去5000元的助学款。今年疫情期间,夹河中学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捐款,离开学校快40年的张成业没接到通知,却在听到消息后说啥也要捐,一次性捐了500元。前不久,听说周棚村有村民家里困难,孩子上学的钱都快拿不出了,张成业又坐不住了,他委托在镇政府工作的“忘年交”打听情况,并决定拿出4000元资助这两名学生,“至少先让他们的学费有着落了。”张成业说。

【暖新闻】“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样遇上好心人,过上好日子!” 93岁徐州离休老教师乐为助学守清贫

为啥俭?老人说,自己过惯了苦日子,享不了“洋福”。为啥帮助别人,却出手大方?老人说,还是因为自己苦过,八九岁时私塾上不起。后来,同村的张传曾、周西曾号召村里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盖起了自己的学堂,至此以后,即便是鬼子扫荡时,自己也没有辍学,后来考上了大学,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两位恩人的名字,至今他还记得分明。所以,他希望“寒门学子”都能和自己一样遇上好心人,过上好日子。

老人还说,他之所以90多岁了依然健健康康,主要是觉得过得很满足,“家里哪儿贴的都是福”,尽管别人觉得他的日子过得清苦。“我准备每年都拿出4000元,资助两名贫困生,要把好事一直做下去。”张成业说。

徐报融媒记者胡明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