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注科技圈的玩家应该很清楚,英特尔十一代酷睿(移动版)在昨天解禁了。令玩家比较满意的是这次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集成了新一代超强的内存控制器,支持DDR5-5400或者DDR4-3200/DDR4-4267等多规格内存;同时也集成了雷电4和核显-锐炬显卡;支持PCIe4.0和采用最新的10nm SuperFin芯片制程以及集成一些新的指令和增强AI功能等。
虽然本次十一代酷睿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很多媒体评测机构还没有拿到实物,没有多项全面客观的跑分测试,实际效果怎样,我们无处知晓。不过,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即便这次酷睿使用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但是依然是四核八线程,这一点是很多资深玩家值得怀疑的。自从锐龙诞生之后,市面上的软件和游戏就慢慢向着六核心和八核心进行优化,开发商尽量让软件和游戏能够充分利用多核心。而不是像过去十多年一样,局限于四核八线程。难道说这代酷睿进行了深度改造,性能堪比对手的八核心锐龙4800U?
这不禁让人想起过去的酷睿辉煌历史。还记得当年高频多核的推土机架构吗?虽说是八核处理器,但是性能居然远远不及四核的酷睿,因此当时科技圈有i3秒全家,i7轰成渣的说法。不过,自从锐龙诞生尤其是三代锐龙诞生之后,这一切都被颠覆。似乎这代酷睿想通过最新一代DDR5-5400高速内存,PCIe4.0、雷电4超高速接口、以及新式10nm SuperFin芯片制程,在性能、内存频率、拓展性等多方面完全碾压对手锐龙,以弥补自身在核心数相对较少上的劣势。
要说十一代酷睿真正的亮点,恐怕也只有内存控制器、PCIe 4.0、10nm SuperFin芯片制程,至于显卡和一些新增的AI功能可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有可无。我先来说说优点吧。
首先是支持DDR5-5400或者DDR4-3200/DDR4-4267高频内存。它的出现,标志着DDR5时代要来了,DDR4即将要过去。现在急着买高频内存的小伙伴可要谨慎了,当心像前几个月购买RTX2080Ti一样,49年入国军,欲哭无泪!
其次是雷电4超高速接口,与前代Ice Lake一样,CPU内部直接集成雷电接口而不是传统的走南桥,因此速度和带宽不受限制(不受传统DMI3.0牙膏总线束缚)。除此之外,本次的雷电4接口功能比雷电3,不仅性能提升,而且功能增多。雷电4支持多达 4 个端口,可连接广泛外设,支持通过单线缆快速充电、连接外部显示器(支持多个4K屏)和扩展存储。有使用过雷电接口的人应该感受到,它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用途是多么重要,这里不再过多累述。
再者就是支持PCIe 4.0,虽然AMD在三代锐龙就已经全面升级PCIe4.0,但是对PCIe4.0调教(或者说驾奴)并不是很到位,导致南桥芯片组X570也成了发热户。因此,你可以看到X570主板上回归远古时代的南桥小风扇。而Intel十一代移动版酷睿似乎很轻松驾奴PCIe4.0,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发热量,南桥芯片组也集成Wi-Fi6。
最后才是十一代酷睿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我们玩家最关注的点,它就是10nm SuperFin芯片制程。虽然英特尔一直在桌面级处理器使用14nm工艺,但是在笔记本领域早就用上10nm工艺甚至10nm++工艺了。而本次Tiger Lake架构使用是Willow Cove内核,其使用工艺是一种称之为10nm SuperFin芯片制程。SuerFin是一种业内新型、高性能的60栅极间距的晶体管,由于英特尔工程师已经针对其改进了栅极工艺,使其驱动电流大幅度增加了。
此外,英特尔工程师在金属堆栈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层和底层电阻并大量使用导通孔,还在顶部增加了 2 个额外的高性能层,以确保可以使用较低的电压输出获得峰值频率。
这样一来CPU正常工作电压就会非常之低,同时也可以获得一个比较高频率。很明显CPU工作电压低就会大幅度降低CPU功耗和发热量,对于移动版这种低压高能CPU来说无疑是一种福利。实际上,英特尔官方也表示,这样能够在更低的电压下,实现了前几代产品的所有行性。我说英特尔你怎么不把这工艺用在10代酷睿i9 10900K身上,这样的话我普通风冷超个5.7G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上个液氮也许能往10G超了,这样全人类都得感谢我!没事,开个玩笑,别当真。
到最后,回归前面的话题。即便十一代酷睿应用到如此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也不能挽留核心数少,多核性能严重不足的局面。四核八线程,这放在2017之前还算高配,但是现在主流都是八核心、六核心甚至10核心,四个核心未免有点力不从心。即便是英特尔官方宣称十一代酷睿IPC性能大幅度提升,不过任你折腾也只是四个核心的性能。现在主流CPU的核心都被AMD“搅浑”了,原来乖乖的四核八线程似乎成了入门级i3。
不过话说回来,Tiger Lake定义是一种名为Evo的超极本般笔记本标准,并非工作站和游戏本,四核八线程也基本满足。其实Intel官方也是增加多个核心,也许是因为10nm的产能远不如传统14nm的产能,才被迫做的妥协。这可能是Intel官方的试水石一代,至于你觉得够不够用,适不适合你就得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