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是文征明?

2020-07-27新闻37

文征明,一个最近一直在游戏里种田种棉花的画家,冷不丁地通过这种方式被人熟知起来。

如果你有那么几个社交软件的话,即便不玩,应该也能快速理解到这个游戏就是最近横扫各大软件开屏动画的「江南百景图」。

|「江南百景图」游戏界面。

游戏背景设定为衡山居士文征明意外得到上古宝物「山河社稷图」,将其重新命名为「江南百景图」,并悉心绘制,其灵魂也在死后进入画卷。

画卷在文征明死后几度易手,甚至在万历年间被烈火焚毁。而文征明的灵魂在画中苏醒,担负起重建画中世界的任务。

这便是每个玩家所了解到的游戏背景,文征明便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第一个人物。

拿到这个人物的时候,你会不会有那么一丝疑惑:为什么是文征明?

这样一个以明代为主要时代背景的故事,为什么担负起这样一个重任的,不是明代最为出名的画家唐伯虎,而是吴中四大才子中不那么为大众所了解的文征明?

如果你确有这样的困惑,那便说明,你对于明代这些人的印象多数还停留在影视作品上。

当然,比起售画为生,放浪形骸,流连于青楼酒肆的「桃花庵主」唐寅(唐伯虎),自持谨慎的文征明的故事就没有那么具有传奇性了,自然是前者更容易受到影视市场的青睐,人们也更乐于对此津津乐道。

毕竟,风流才子,向来是人间佳话。

但如果要承担起重建一个画中世界的任务,文征明的确比唐伯虎合适得多。

原因有二。

首先,在画画这件事上,文征明并不输唐伯虎。实际上,唐伯虎开始画画,还是因为收到了好友文征明的影响。

|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征明的画以细笔最具特色,成就最高,风格机敏醇雅,气局内敛,形态柔和。

文征明与唐伯虎这类文人画的画叫作「文人画」,这一概念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简单来说便是表达了文人情趣和思想的画作。所画仍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山水、花鸟、人物。

文人画与职业绘画相区别,在于它的非功利性。文人画画旨在宣泄胸中逸气。如苏轼所说:「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文征明师从沈周,在沈周死后,吴中画坛的最高领袖便是文征明。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文征明无一不精。

他将文人画推向新的高度,带领吴门画派取代时下流行的宫廷画和「浙派」。

吴门出身的画家,影响了明清两代。

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在形容文征明的地位时,用米开朗基罗作比,足见文征明在柯律格心中的重要性。

不过,绘画技艺高超并不足以说服人:为什么是文征明?

所以第二个原因其实更为重要,那便是文征明本人。

与文征明的书画一同为人称道的,还有他极为高尚的人品。朱彝尊说文征明「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这大概有赖于他父亲文林。文林一生宽厚仁慈,清廉为官。他的这份宽厚不仅对待百姓,也给予身边最为亲密的家人。

在「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伯虎,徐祯卿,文征明)中,文征明从小便是最笨的那一个。他虽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小时候却是出了名的不聪明,史书记载中说他「幼不慧」。他到七岁才学会站立,八九岁都还不怎么会说话,长大以后参加科举更是连连落第。

然而文征明的父亲文林从来没有对这个儿子冷落过,也并不就此认为此子庸碌一生便足矣。他始终相信文征明「他日必有所成」。

之后的文征明证明了父亲的眼光。同时,也许是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文征明一生都谨言慎行,并慈悲为怀,同时固守原则和底线。

在文征明的书画受到追捧之后,上门求画的人络绎不绝。他并不端着架子,几乎有求必应,也从不出售高价,客人拿着老母鸡土鸡蛋求画也无所谓。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说话的他有「三不应」:不应官宦、侯王与外夷。

这也许是为了保持艺术人格的独立性,也许是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你可以说他迂腐,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骨气。

但细究起来,「迂腐」一词又未必可以用在文征明身上。上面说到求他的画的人极多,自然赝品也多,可他每每遇上上门求取鉴定的人,总会向对方承认是自己的作品——即便不是也会这么说。

弟子不解,问其原因。文征明说有闲钱购买书画者多半富裕,而画赝品为生的人可能就指着这幅画作解决今天的晚饭,若自己为了一时的名声让别人忍饥挨饿,于心何忍呢?

说他机敏,他也常得罪权贵;说他迂腐,他也可以忽略小节。他始终保有一颗干净良善的心。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趣事。

文征明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誓死不肯狎妓。因此常受唐寅和祝枝山的戏弄。

据说有一回,四才子在船上饮酒,唐寅瞒着文征明替他邀请了侍酒的名妓。结果名妓一出现,文征明惊慌失措,差点跳湖,唐寅才无奈地叫了一只小舟送文征明上了岸。

这一场景想象一下,又好笑,又可爱。

如果要评选古往今来的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征明大概可以排到前三。「正直」一词用在他身上,可以说是满满当当。

文征明不随性而为,不够潇洒有趣,不是怎么爽怎么来。

但根本上,他其实最遵从本心。这个画中百姓的父母官,他当得。

|文征明小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不是观众的宠儿,不是故事的主角,有时仅在历史课本上占据那么短短的两行。

李斯、王充、曹植、宋仁宗、苏轼、黄宗羲......

我们听过他们的名字,听过一点点小故事,但也仅此而已了。

然而,正是这些止步于学院研究的人物,真正对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关于他们,我们希望,你不仅是听过,更能了解;我们希望,你对中国人物的了解并不全来自于小说与课本。

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历史人物的复杂多样。

比如,在儒学为正统的古代中国,被视为异端的东汉王充如何获得了大批的推崇者?

唐代杨炎为中央增加财政收入,挽救大唐危局,为何又背负上「以法乱天下者」「虐民之祸」的罪名?

明末黄宗羲如何在中国皇权制度的鼎峰时期喊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价值?

为了解答这样疑问,我们诚意推出「中国人物」通识课程,以历史的六个面向:政制、思想、财政、文学、史学、科技为视角,将历史人物的动机选择还原到波澜的历史图卷之中,与各位学友一起,重新理解中国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

#唐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