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网7月27日电(记者李红 通讯员刘永周)7月24日,记者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长坳村见到这位贫困大学生-彭行。彭行,2018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中草药栽培专业。大学实习期间,在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党委、政府和长坳村两委支持下返乡创业,成立赣州福临菌种有限公司,在家门口创业。2015年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他看到阔别四年的故乡,村里产业薄弱,决心结合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村里的实际情况和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茯苓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森林药材与食品研究所所长朱培林(右一),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人武部部长王立平(左一),彭行(中)在茯苓科研示范种植基地。
穷则思变立志造福乡邻,他家居住在偏僻的农村,家里贫穷住的还是土坯房,最不幸的是2012年,由于连续暴雨土坯房也倒塌了,不得不重新建房子,可是没。驻村第一书记-坪市乡人武部长王立平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按相关政策,办理了建房一万五千元补助手续,缓解了建房资金压力,在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新房子终于建起来了。
2014年其父彭延青突患急性胰腺炎,住院长达两个多月,花费四五万的医疗费用,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由于做了手术不能下地干活,失去了家庭收入来源,当时其弟在读小学,而彭行自已还在上高中,这对于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就在这时当地的乡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通过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补贴了五千多块钱,通过评议公示上报,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父老乡亲知道彭行家有困难,都纷纷前来看望他爸,有的出力主动帮助他家种田,有的捐钱。正是在乡政府和乡亲父老的帮助下,他家才慢慢度过此难关,继而完成他和我弟弟的学业。这件事深深的感动着他,于是他就开始下定决心,要回报乡亲、造福乡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选择了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习中草药栽培技术。通过返乡创业,来带动当地就业和发展药材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来实现他的这个梦想。
困难重重坚定梦想,2016年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时,心潮澎湃,并告知父母他的梦想以及他的计划,谁知,父母和乡亲并不理解他那大胆的想法,都不赞成他这荒唐的做法。这让他成为了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不务正业”的批评充斥在耳边,他觉得很委屈,但却不想就如此放弃自己这来之不易实现梦想的机会。梦想的力量让他勇敢向前,即使酷暑难耐时,他依然忍受炎热在山上完成种植。就这样,忍受着孤独,尝遍了苦涩,他在一块4亩大的山地里完成了种植。当时4亩茯苓产了八千斤,共卖了28000元,增加了家里的收入,达到了脱贫标准,2016年他家通过自主发展产业脱贫了。
政府雪中送炭,企业发展壮大,2018年2月,彭行注册了赣州福临菌种有限公司,公司以“特色种植,乡村振兴”为信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原则,创新茯苓菌种培育及栽培技术,2018年4月企业利用所学技术,在坪市乡谭邦村利用得了松材线虫病的松兜栽培茯苓实验,2019年将这5个松兜的茯苓挖起,一共挖了220斤鲜茯苓,其中有两个茯苓,均有60多斤,效益十分可观。
2019年10月由于松材线虫病在南方各省蔓延,赣州市南康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松材线虫除治与低质低效林改造相结合项目(下称二结合)。在松材线虫病较严重的松材片区砍伐松树,种植其他树种。南康区坪市乡政府林业分管领导王立平得知公司发展困境后,主动上门与彭行沟通,了解茯苓种植技术要求和种植步骤。发现将“二结合”项目拓展为“三结合”,即再利用砍伐的松树桩(兜)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茯苓,因“二结合”项目与茯苓种植在时间节点、技术要求相吻合,又可以将以砍伐的松树桩变废为宝。种植茯苓(药材),还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含贫困户)收入,最后还可以帮助公司解决资金困难,因为利用废弃的松兜种植茯苓,只需要治制菌种和种收劳务支出,极大节省成本,为此王立平多方奔走,取得了省、市、区森防部门认可。此外,王立平又提出了公司+村集体经济+村民模式,采用村集体流转村民松林山场废弃松树桩的使用、管理、收益权,公司再与村集体签订合同,给予村集体、村民每斤0.5元分红(合计1元/斤)。通过坪市乡党委、政府和王立平部长的协调,争取了区林业局的大力支持,目前公司已在南康区坪市乡、大坪乡、麻双乡种植10000亩茯苓,同时带动南康区横市镇、隆木乡种植3000亩茯苓。
发展茯苓产业,壮大村集体,助力实现脱贫
合作模式:公示+村集体+村民,村委会先召集“二结合”山场的村民签订流转“二结合”山场松树桩的使用权经营权种植茯苓,公司再跟村委会签订山场、树桩入股分红合同。公司负责制菌、种植、销售,公司给予村委和村民1元/斤的分红(村集体和村民按5:5对半分成)。
打造万亩茯苓基地:坪市乡、大坪乡、麻双乡,有二结合可栽培茯苓的山场有一万亩,均与村委签定合同。目前坪市乡、大坪乡七千多亩已完成种植。
村集体经济及带动贫困户脱贫:
1、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鲜茯苓在4块多/斤,每斤价格还在上涨,有的地方收购价已经6元多/斤,每亩山场平均可产600斤以上,每亩可种植50株左右,实际上小树桩也可以种植,松树大而密的山场可产1000斤。也就是说每亩可给村集体和村民分别带来至少300元每亩的收入。
2、坪市乡、大坪乡、麻双乡种植一万亩,按500斤/亩产计算,可给村委会及村民带来合计500万元左右收入,其中吸纳劳动力务工每株茯苓需6元劳务投入,可带来近300万务工收入,这块村委和公司已达成协议优先组织贫困户务工。
3、松材线虫病树除治与茯苓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显著,首先用工方面,全乡松材线虫病贫困户用工105人,工资收入100万元。其次是造林收益,全乡二结合涉及贫困户山场 2000多亩,每亩二结合可给贫困户带来造林收入350元/亩,合计70万元。第三是茯苓种植收益,按照最低亩产500斤算可分红70万。也就是二结合区域内山场贫困户合计可增收70余万元。第四是村集体收益,一块是村委会收取除治公司每亩300元管护监管服务费,可给村集体增加近300万经济收入,另一块是茯苓种植分红300万,共计可产生村集体收益600万左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我特别感激坪市乡党委政府和王立平部长的大力支持。和那些在我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给我提供帮助、施以援手的人。对于家乡,我希望的场景便是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通过在当地利用松兜种植茯苓,有效地提高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我的创业之路不仅让全家稳定脱贫致富,也带动了南康区的茯苓产业蓬勃发展,更为坪市乡的贫困户们谋求了一条长期稳定在家门口的脱贫致富路。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经济视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