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本应是浙江丽水市的图书馆的闭馆日。
然而这一天,却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天,丽水市图书馆破例为84岁的朱贞元老人开放。
这一举动,感动了很多人,也慰藉了我们每一个人求知的心灵。
博尔赫斯曾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温和而有力量。
丽水市图书馆的背后,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共图书馆,为传递与分享知识与爱身体力行着。
在有温度的空间里两次破例
7月20日,浙江丽水市图书馆馆长季彤曦在朋友圈晒出一位读者的照片。一位戴着斗笠、身穿蓝色旧外套的老人,手上拿着十多本期刊,而一边的工作人员正帮忙往他的包里塞着。
季彤曦在配图上写下了这些话:“期刊均为在馆阅读不外借,今天我们破了例……这是周一闭馆日的唯一读者,带给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这位老人叫朱贞元,今年84岁,是位普通的农民,年轻时曾在民办学校当过代课老师。
7月19日,他坐半小时公交、步行40多分钟来到丽水市图书馆。
“老人是第一次来,说不做农活了,想看看书。因为不认识路,一路打听过来的。”那天接待朱贞元的,是丽水市图书馆副馆长叶慧玲。
当时,叶慧玲刚好在咨询台边,老人正向工作人员打听哪个区域有他想看的书。随后,在叶慧玲的引导和推荐下,找到了《山海经》《聊斋志异》,并为老人免押金办理了借阅证。
图片源自:丽水市图书馆
考虑到老人交通不便,工作人员当场在借阅机上办了续借,借期延续到60天,请朱贞元放心阅读。同时,又另外在小纸条上写了还书日期,夹在书里让他一起带回去,并将他送到图书馆附近的公交站。
然而,20日早上8点半,老人又出现在图书馆门口,和前一天同样的装束,说还想再借一些期刊杂志。馆长季彤曦说“昨天指引他坐公交后,虽节省了时间,但老人来回还需两小时。”
她无法想象老人一路来的不易与艰辛,正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老人不惧路途与说身体状况。
虽然老人不知道周一是闭馆日,但图书馆还是破例打开大门,将老人请了进来;期刊均为在馆阅读不外借,他们又一次破例,将十多本杂志装进了老人随身的单肩包里。
图片源自:丽水市图书馆
两次破例,是对老人最好的爱与鼓励。图书馆不在于大,真正的图书馆没有繁琐的进馆程序,是对各种人员的包容,体现人性的关怀与博爱。
季彤曦说,“我们打算为了方便老人,以后给他寄书,但老人婉言回绝了,他说想经常到图书馆来,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就算老人真的忘记还书,我们也愿意把书送给真正爱读书的人。”
农民工与读者
与丽水市图书馆一样,东莞市图书馆也感动了无数网友,它的走红源于一则留言。
6月底,在东莞打工的湖北人吴桂春打算回老家,临走前他去东莞图书馆退读者证,当时写下了这样一则留言:“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图片源自网络
这则留言被拍下,从微信朋友圈传到豆瓣,又传到微博,为人知晓。那两天时间里,他作为一个爱读书的外来民工登报登电视台,甚至因此有了一份新工作,留在了东莞。
2003年,湖北孝感人吴桂春的父亲去世,妻子也在这年因为贫困选择离开他和儿子。加上更早年母亲去世,那一年,吴桂春孤独一人来到东莞这座城市落脚。
2008年,他开始到东莞图书馆看书,下班或工厂休息时就去。图书馆从早九点开到晚九点,他常常吃饱早饭然后在那里待一整天。
吴桂春看书很慢,十几年看了百来本书,但除了生活与工作赋予他的农民工身份,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读者。
他最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到后来范围不断扩大,文学、科技等都在他的阅读范围,吴桂春遇到看不懂的字吴桂春就会记下来,回家查《新华字典》。
图片源自网络
吴桂春对于热爱的书籍会反复看,因此也有不同的体会,他说:“《东周列国志》我看了三遍,《红楼梦》看了四遍,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那五本书我看了两遍,伯牙摔琴为子期,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我现在总结它的话,真正看懂了《三言二拍》,真正知道怎么做人,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做哪些事会得哪样的结果。”
从小时候起,吴桂春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然而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他的读书生涯停在了他读七年级那年。在东莞打工这些年,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我现在不看这么多书的话,看到别人有点文化我还有点羡慕,现在读了这些书已经不后悔了。那么多故事,其实说的都是最基本的,教人明白道理,教人怎么做人。”
回顾第一次进东莞市图书馆,吴桂春说自己着实有些紧张,他害怕门口的保安要他的证件或者缴费,然而都没有,他看着安静的图书馆内一排排的书,就和来看书的人一起往里走,找自己喜欢看的书。
在退证那天,人社局给吴桂春打了三次电话,第一次还有点意外,第二次问他对职业有什么想法,他说可以去做保安,可以干力气活,只是想离图书馆近一点。晚上八点,第三次来电话,匹配到了一个到附近物业做绿化的工作。
吴桂春选择了这份工作相比于旧工作,新工作的环境好一点,劳动强度要轻一点,舒服一点,当然最主要的是离图书馆近一点。
图书馆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精神慰藉。
图片源自网络
吴桂春说:“好像一棵树一样,一棵树不能每一根枝桠都是那么茂盛,有好的有坏的,靠东南边总是叶子茂盛,谁叫你生在没有阳光的那一边。把自己比成自然,你就不后悔。”
他努力追寻阳光,汲取知识的养分,并不因自己出身平寒而自暴自弃,终有一天他也会长成参天大树,而图书馆便是那片土壤。
温暖延续:不变的温度与态度
“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进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句原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说过的话。
杭州图书馆从2003年起,原馆长褚树青就坚持对所有人开放。这个观念如今在杭州图书馆深入人心。“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一个重要机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方式,去改变,教育一些人,人人生而平等。”原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
图片源自网络
每天上午8时,浙江杭州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J座杭州图书馆楼下总会有不少人,总是会有些人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饮料瓶,衣衫褴褛。
副馆长梁亮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一些流浪、拾荒者正等着图书馆开门,“在旧馆就常看到很多流浪、拾荒者背着铺盖,把捡来的垃圾放在阅览室门口,再进去看书。”
其实,杭图不仅允许流浪、拾荒者入馆,也允许他们携行李入内。而将杂物放于门外,则是自发行为。
“流浪、乞讨者可能暂时居无定所,可能暂时窘迫,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他对文化的追求。”梁亮说。
据了解,除杭图外,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图书馆也对流浪人员开放。
图片源自网络
从丽水市图书馆到东莞市图书馆再到杭州市图书馆,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温度与态度,将温暖延续。
公共图书馆上世纪19世纪中期在英国诞生,当时它的首要目标就是为纺织工人和底层人民提供一个阅读、获取知识的空间。因此,公共图书馆本质上就有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特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为3076个,到201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了3189个,较2012年增加了113个。
作为一个城市喧嚣的清静所在,公共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传递着公共人文关怀,传递着知识与爱。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这样温暖的公共图书馆能够越来越多,让每个人享受知识的充盈与片刻的宁静。
(部分内容源自人民日报、GQ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