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涯故事|艺术家与艺考生之间有着一条怎样的路?

2020-12-30新闻38

8岁,是“世界书法家协会”会员;

9岁,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希望之星”;

9岁,主演央视电视剧《墨海新蕾》,并获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组一等奖;

10岁,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民族艺术家”称号;

11岁,出版个人书法集,举办书法个展;

13岁,受邀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特别代表;

15岁,被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辅修艺术史;

......

为何一个师从名家、从小成名的书法艺术家,坚持称自己只是一个艺术从业者。仅仅是一种自谦?还是个人经历经过沉淀后,对于艺术职业道路更为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什么?

2021年艺术校考即将启动,今天故事的主角——深圳市雅昌艺术中心图书馆馆长陈俊——将聊聊自己真实的从业经历,她说:希望对即将进入艺术行业的艺考生们有所启发。

陈俊

关于职业选择:艺考生和艺术家是两回事

年少成名,保送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的陈俊,做了6年出版社编辑,编辑是她非常热爱的工作,这段经历让她喜欢上了艺术的选题。也因此,她选择去北京雅昌,专注于做艺术图书的出版工作。在我们眼里,她的成长履历十分亮眼,然而她却说,她不够格,还把自己定位为是艺术从业者而不是艺术家。这是为什么?

陈俊:邀请我来讲关于艺考生的职业规划的问题,我自认为是不够资格的。第一我不是艺考生,我读的是中文;第二我从事的是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但并不是最核心的工作,这么说吧,我只不过是在一个全国最大的艺术机构——雅昌,做着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工作。当然,也许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从局外人的角度,可能会对艺术、艺术生态、艺术行业的认知,比较客观综合一些。我愿意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雅昌艺术图书馆

首先,我把我所认知到的艺术从业者,除职业艺术家外,简单粗暴的区分为:第一,实用型,包括设计师、建筑师、插画师、编辑、翻译等,第二,实践型,包括艺术经纪人、画廊销售等。第三,理论型,包括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艺术院校、机构的研究型专家学者等。

艺术行业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所需要的员工的素质都是一样的——靠谱、坚持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眼高手低的人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不能生存的。

说到眼高手低,这里我想跟大家讲三个词儿,艺术家、艺术从业者和艺考生。简单说来,如果把艺术生和艺术家想成旅途的起点和终点,那中间漫长的崎岖的路程就是艺术从业工作者。从事艺术行业和当艺术家是两回事。我就是艺术从业人员,准确的说,是艺术服务人员。我遇到过一些学习纯艺的朋友,他们怀揣着一颗想当艺术家的心,却做着艺术从业者的事儿,导致了出现很多的问题,卡壳了。也有一些朋友,从事艺术、策展人等相关工作,迅速调整心态后,做得非常出色的。

艺考生毕业后从事艺术就是顺理成章吗?

大部分家庭在选择专业时,会把未来好就业定义为是选好专业的终极目标之一。艺考生毕业后如果能从事艺术相关行业,则认为是选对了专业。那么,艺术生毕业后一定能从事艺术行业吗?从事艺术行业的门槛是什么?不是艺考生的陈俊,又是如何踏入这个行业的?

陈俊:百分之九十甚至以上的毕业生,最终从事的工作,都不会和之前学的专业一致。没有关系,最后走得更远的,一定是学习能力更强的。

第一,艺术工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很多时候是集搬砖牲口、码字民工和喝酒机器于一身的组合体。而艺术创作,更不是灵光一现,它是一个人于险象环生中的结果,是身体力行走遍所有路途,以致山穷水尽、再无可更进一步的艰难尝试。

第二,所有最终选择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首先一定是热爱。因为所有的工作都会比你想象的辛苦,但只有热爱才能让你坚持下去。爱是必要条件。

第三,不要总拿热爱说事儿。其实真正帮助你把这个工作做得很好的,是你的专业能力,是你的长期以来的坚持。对这个领域、对这个职业的爱,你要用你的专业能力,用你的协作精神、理智、冷静、勤奋,甚至是那种自我反思、自我颠覆的精神来表达爱。“当你从一个消费者转向一个生产者,当你从一个局外人转到一个局内人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这种清醒,不要再用爱来表达你的爱了。”

有一些参加过艺考但没有从事艺术的艺考生,他们考艺考大多都是喜欢艺术,但后来没有从事艺术,因为仅仅靠对于艺术的热爱,支撑不了他们继续走艺术这条路。当然,也有一开始没那么明确热爱艺术的,进入职场之后,却慢慢培养出对艺术的热爱和信念。

只要善于学习,你会发现,万物皆可相通。比如说我到雅昌之前,一直在做出版,在雅昌一开始也是做艺术画册的编辑,后来转岗多次。公司里大多是艺术生,我虽然无法跟艺术生比艺术,但我可以努力让自己成为编辑中最懂艺术的,艺术领域最懂编辑的。而在雅昌几年后,我开始意识到编辑和策展人,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共通性,只是呈现形式不一样。所以,我会在一个工作环境中,尽快发掘出自己的独特价值,或者叫不可取代点。我擅长于在两个不同领域的交集边缘游走,当然这样会比较辛苦,但也能够更获得自己不可被取代的那个工作的机会。

艺术职场上是靠单打独斗吗?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相当重要的历程,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合理就业观和择业观,尤为重要。艺术职场上,仅靠创意、自由、独立、个性,是否能在职场上站稳脚步?

陈俊:艺术从业工作者,其实和其他行业的从业工作者一样,都是员工。你在这个岗位上要做些什么?其实所需要的除了专业能力外,其他的像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与人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一致的。艺术生总是点子特别多,但光有点子是没用的,大胆假设,还要小心求证。

当你初涉职场,举目无亲,要学会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尽量帮助他人,年轻人不要太计较。在某个程度上把握好自己的底线就行了。Teamwork,team永远在work前面,有了team,才有work。没有人有义务帮助你,所以,要记得感激。

据说今年遭遇了“史上最难”毕业季。其实,我个人不认为有“史上最难”毕业季,有的只是越来越难的就业压力。任何行业都没有所谓的铁饭碗,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风口或谷底产业。而艺术行业,相对而言,是更需要靠人脑、人性、人心、人手等人的魅力才能达成的行业。所以,唯一的“抓手”只有自己,要保持学习,勇于试错。

艺术行业或者任何需要创意的行业其实还有一个工作方法的区别。像雅昌这样大的艺术公司,和在一些创意团队、策划工作室或小型艺术机构,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希望大家在给自己职业规划时,先考虑参加工作之后,到底是要进一个大的公司,还是一个小的公司,大的公司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流程和各种职权的分工,以及各部门的协同合作。而在一些小的工作室,或者是小型的艺术机构,它实际上更倾向于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这两种各有利弊。大的公司比较能训练你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流程运作和商务规范,以广阔的平台开拓你的眼界。小的公司,结构松散,进退自如的话,效率更高,更有成就感。我建议,根据你自己的性格特点,酌情选择。

编后语

今天,从小就被授予“艺术家”称号的陈俊,回到一名“艺术从业者”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她所在艺术行业的一些从业经历,同时对艺术考生未来职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她的故事和观点,是否让读者们一直以来对于艺术行业的刻板印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颠覆?这种颠覆或许正是本文价值所在。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地,选科、选专业、选职业成为了高中生及其家庭的重要话题之一。那么,在选科以及选大学专业时,除了简单定位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情况外,我们是否需要从长远计,关注到学生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真实情况?甚至触及到一些职业的深层逻辑?或者至少从更多角度,怀着敬畏和审慎的态度去了解呢?

留给读者们思考。

关于陈俊

陈俊,湖南长沙人,15岁被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辅修艺术史。曾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希望之星”;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民族艺术家”称号;主演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墨海新蕾》并获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组一等奖;“世界书法家协会”会员,举办书法个展,出版个人书法集《陈俊书法集》;1995年9月,受邀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特别代表。

现任深圳雅昌艺术图书馆馆长,策划“雅昌艺术读书会”等品牌活动,开设《艺术的慰藉》《书与书房生活》系列课程,目前艺术读书会线上流量已超过110万。曾任雅昌艺术中心内容总监,雅昌艺术图书编辑部主任。从事出版十余年,策划过百余种艺术、非遗、学术类图书,曾获得过统战部优秀图书奖、国家新闻总署推荐青少年百种优秀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美国印制大奖优秀奖等。

出品|南方青春高考季

#书法#北京大学#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