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传统的生产流程是“原料—产品zd—废料”模式。这里追求的只是产品,但加入生产过程与产品无关的都作为废料排放到环境中。(2)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我们应当运用经济的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扩展资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版。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权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资料来源:-可持续发展
结合中国实际,论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8656633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
如何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是不是在准备考公务员,祝你成功!(1)人口、卫生与社会保障。中国政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2年的11.60‰。下降到2000年的6.95‰。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妇女与儿童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2)城镇化与人居环境。从1992年到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27.6%提高到36.1%。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3)区域发展与消除贫困。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8000万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调整。(4)农业与农村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5)工业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工业污染防治战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加强了工业。
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必然”的理解 这个题目很难写,我想你在这不会有完美的答案,我给你写点,你还是从网上在自己搜搜 对你有帮助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呢?我们先来看看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80年代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飞跃的阶段。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今天。
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怎样才能做到人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概要:我国于80年代就明确提出,环境保护危险矮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保证条件和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指出,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并把保护和全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正式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之内。同时,实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识,如何能更好,更有力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呢?这其中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人。人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最大,行之有效的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正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关键词:人、自然、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城市环境生态、结构调整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其他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们的祖先始终活动在环境的极限承载力之内。所以留给我们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人居的环境。而近代技术生产力的进步,能源消耗量无限增大,使环境自身再也无法完成自我修复,变得千疮百孔。动植物的灭绝,人类自身遭受的环境破坏的恶果,已让我们提出这一个时髦的名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2113足当代人的需5261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4102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1653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科尼什曾说过,就社会变革的角度而言,1800年—1850年可称为迅速变革的时期;从1950年开始,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一个彻底变革的时期;而70年代以来,变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可称作“痉挛性变革时期”。社会以及人的能力的迅速发展,确实使人类在控制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宏观领域,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在微观领域,我们已经深入到原子核内部的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解决能源问题和武器制造上。人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光明。但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自己的这些进步却产生了种种疑虑,人们越来越感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需要在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变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人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