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的旧五代史 1.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2.历史人物从宋朝藏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记载看,《旧五代史》的实际作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诸人。他们是当时的学者名流,在《宋史》里都有传。史称卢多逊少年成名,甚有“笃学”;扈、张二人也是“少能文”,“幼而好学,有才藻”;李昉更是知识广博,曾主编过《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大部头类书。他们大部分又在五代时期生活过一段,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因此《旧五代史》材料较为丰富。尤其是保存了许多后来已经散失的当时的诏令公文和当时人写的“行状”、墓志铭等,这都是人物传纪的第一手的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其时秉笔之臣,尚多逮事五代,见闻较近,纪、传皆首尾完具,可以。
藏外道书的书名 《藏外道书》,大型道教丛书,16开36大册,共收集《道藏》未收道教经籍和著述991种,由巴蜀书社先后于1992年和1994年编纂出版。是中国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计画项目、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计画重点项目。曾被评为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图书,曾获1992-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藏外道书》荟粹了明代正统和万历年间编成的《道藏》和《续道藏》未收的道书,以及自明万历以后至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各种道书。更可贵的是收编了一些道书中之稀世孤本和海内珍本,如:《太清风露经》、《天罡玄秘都雷法》、《大成金书》、《玉笈金箱》等。由胡道静、陈耀庭、段文桂、林万清等主编,其分类不再依《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的传统,而分为古佚道书类、经典类、教理教义类、摄养类、戒律善书类、仪范类、传记神仙类、宫观地志类、文艺类、目录类、其他等十一类。为《正统道藏》之后编辑刊行的规模最大的一种道教丛书,其中所收,有的是海内孤本,有的是稀见本,有的从未刊行,文献价值很高。《藏外道书》汇集的道教典籍,大致包括六类:一、新发现的明代以前成书而《道藏》未收道书,例如,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孤本《太清风露经》,据考证是世存惟一的元代《道藏》的刊。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斋名? 1、陋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2、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3、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里进行学习和创作,他以苦为乐,发奋用功,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扩展资料:源起古往今来,中国骚人墨客大都有为自己书斋冠名的雅习幽兴,诚如文博专家史树青所说:“斋号是一种文化现象,且历史悠久,品位高雅,寓意精深,可称是历代文人的一种雅嗜”。特点斋号往往由主人染翰书之,或恭请名家题赠,再行加工,雕于木,镌于石,或镶嵌门楣,或悬挂壁间,益发增添书房文采。除此,常借铭、诗、赋、文、联、画等形式以记之。有些斋主还配刻一方或几方斋名印章,钤在所作书画文章署名处。书斋名常用尾字书斋题名瑰丽多姿,常取室、庵、亭、轩、堂、馆、斋、园、阁、楼、庐、庄、村、洞、龛、屋、窗、舫、栖、处、院、巢、居、舍、圃、廊、宦、苑、台、簃、。
傅增湘的交往 他与同时代的藏书家曹元忠、王秉恩、吴昌绥、顾 士、邓邦述、徐乃昌、蒋汝藻、董康、章钰、叶德辉、袁克文、刘承干、张钧衡、陶湘、周叔 等人都有密切交往,互通有无,常常相互馈赠和代为搜书。他与张元济尤为挚友,从新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一书,可窥见二人关系的密切。二人往返信札,大多是谈论收书、印书、借书之事。清未的端方、盛昱、徐坊、扬氏海源阁、景朴孙、李鸿裔、唐翰题、吴重熹、缪荃孙、费念慈等藏书家的书均先后归入双鉴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热心于收书,犹如“蚁之集膻,蛾之扑火”。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双鉴楼所藏,计宋、金刊本约达一百五十种,元刊本几十种,明清精刻本、名钞、名校本更多,总计收藏达二十万卷以上,俨然蔚为大国,雄峙海内,成为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翟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大收藏家。傅增湘病重时,嘱其后人将所藏通行之本捐赠四川大学,宋、金、元本,明、清精刻、名钞、名校本及经傅氏手校本,如视为传家之宝的“双鉴”,均捐入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傅氏所藏善本书就有二百八十种之多。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集锦 太多了,只能选取部分:振起清风郁为时栋,独秉先觉用垂颂声。马公愚德性内含玉温金粹,英华外发水媚山辉。苑钟山杰阁飞楼向空跨,珊瑚玉树交柯生。民国段民达不交孔文举,将从田子春。民国七子山人月落尚余山桂白,露零先著海棠清。吴丈蜀晓艳远分金掌露 暗香深惹玉堂风。(描写牡丹)碧落青山飘古韵,绿波春浪满前坡。谢稚柳东土达摩传妙谛,南海六祖证菩提。文怀沙欲无后悔须修己,名有歬因莫羡人。文怀沙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皇甫冉万年老竹化为舆可,大地春水尽是天随。戴恩溥古松奇似老名士,初月媚于新嫁娘。张树侯读书事业古相许,为证风流今在兹。陈亮畴以道卷舒犹自适,舆时消息得天游。吴郁生雄鸡一唱天下白,喜鹊双飞地上春。张希文闲愁消遣慿三酉,冷语揶揄喜半聋。费新我闲寻野寺听秋水,时酌山醪读古书。陈宝琛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传嘉仪闲看秋水心无事,长揖丰年贵有馀。许乃普言必典彝行脩坛宇,门无尘杂家有赐书。肃亲王祖述家业先以敬让,覃思旧制稽之中和。刘末林研史鉴今寒窗古寺,观云听雨奇石空潭。严昭裕古藤饮涧通猿径,老树留腔借鹭巢。吴征图其艰以思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王献琛敷。
《清史稿》是谁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历史。《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书籍简介《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另设纂修、协修、提调、校勘等职。参加编写工作的先后有一百多人。《清史稿》于1914年开始编纂,1920年编成初稿,1926年修订一次,1927年秋大致完稿,前后历时十四年。对于这样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应详审修正,以冀减少疵颣”但“以时事之艰虞,学说之庞杂”,尤其因主编赵尔巽“年齿之迟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于是就委托袁金铠经办发刊和校刻事宜。于1928年刊印,1929年发行。关外本(或曰“关外一次本”)《清史稿。
求 清史稿的出版社、日期和主编!
清末老对联集锦 / 查查362 清末老对联集锦/查查362 剑匣之中有龙气,笔敶横扫千人军。张祖翼挹林壑之清旷,乐琴书以消忧。张祖翼买鱼斫鱠须论网,扑杏供盘不数枚。张祖翼香浮深院梅花发,翠绕重帘。
清雅贤居对还是清贤雅居对?大门门匾上写的字。 大门门匾上写的2113是清贤雅居。这个古代一般是5261指清净之地,供贤德之士居住4102的优雅居所。现在用此门匾用1653于寄托自己也是德才兼备,喜好清净之人。扩展资料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斋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室名。历代文人室名背后体现出的也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藏书方法命名。明代戏曲理论家、藏书家祁彪佳为自己的书斋取名“八求楼”。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清代书法家、藏书家潘祖荫的“八求精舍”也是如此。以藏书目的命名。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将书斋取名为“四当斋”,表示嗜书如命,为读而藏。“四当”这个典故来自于宋代藏书家尤褒之语。尤褒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