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安石,人们想到的大都是那场轰轰烈烈、以失败告终的熙宁变法,还有那首《泊船瓜洲》中的经典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却少有人知,王安石邋遢脏乱、独立独行、固执己见,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注重内在,从不关注饮食和仪表,从不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01
、不知“新袍”换“旧袍”
据说,王安石从来不洗澡,不换长袍,经常衣装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着就去上朝了。
一天,几个朋友哄他去寺院的澡堂会洗澡,在他进浴池后,便偷偷将他的脏旧长袍换了件漂亮的新袍。
谁知,王安石洗完后,坦然地穿上新袍,竟然一点也未察觉衣服被人换过了。
对王安石来说,身上有件衣服就行了,管它什么新的旧的,甚至他都不知道什么是新的,什么是旧的。
02
、只吃面前那道菜
一次,王安石和同行一起聚餐,有人发现他只吃那盘鹿丝肉,整整一盘鹿丝肉被他吃了个精光。
那人疑惑于王安石对鹿丝肉的偏爱,便问王安石妻子吴氏:“你丈夫怎么那么爱吃鹿丝肉?”
吴氏大感意外,吃惊地说:“他从来不注意吃什么,怎么突然爱吃鹿丝肉了?”
得知鹿丝肉摆放在王安石面前后,吴氏恍然大悟,告诉那人:“再聚餐,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面前,再看他怎样?”
再次聚餐时,那人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丝肉放得离他最远。结果,王安石只吃他面前的那盘菜,鹿丝肉一筷子也不动。
估计他连自己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对王安石来说,管他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
03
、别人钓鱼,他吃鱼饵
宋仁宗在位时,王安石曾担任知制诰。
某日,仁宗招待群臣宴饮,客人们须在池塘中自己钓鱼为食,每个人面前的盘子里都盛满了鱼饵。王安石误以为鱼饵是吃食,不知不觉竟将盘中的鱼饵全部吃完了。
仁宗目睹此景后,觉得王安石不近人情,曾对宰相说,误食一粒鱼饵情理之中,如此心不在焉把鱼饵全部吃完,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个伪君子。
04
、 拒绝妻子为其纳妾
封建士代夫妻妾成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妻为丈夫纳妾更是贤良的表现。
一次,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他纳了一房妾。这个女子本来有丈夫,在军中主管一船官麦,不幸遭遇沉船,麦子尽失,欠下了一大笔官债,为了还债,丈夫无奈将妻子卖掉。
王安石听了女子的不幸后,命人找到女子的丈夫,把女子带走,还告诉他丈夫不必退钱。
05
、不喜欢“做官”只喜欢“做事”
从二十一岁中进士,到四十六岁拜相,这中间二十五年,王安石屡次谢绝入朝为官的任命。
别人都挤着想要当个京官,他却宁愿当一个小吏,或在偏远的外县做一个太守。
做太守时,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新社会理想实施了不少,政绩斐然,深得百姓爱戴。
治理能力为他赢得了声誉,屡次谢绝朝廷任命,让他的声誉越来越高,最后朝廷的官员都想一睹他的真面目。
有人以为王安石沽名钓誉,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原因是,他不喜欢“做官”,只喜欢“做事”,而且这个事是自己喜欢的、能够发挥才干的,当“事”与“官”一体时,他会欣然接受这个官职。
仁宗嘉祐五年,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不再谢绝,欣然上任。三司度支判官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王安石的兴趣在经济财政,这是他感兴趣的事,能发挥其作用的官。
任三司度支判官时,他向仁宗上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深入讨论了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大胆地提出了财政方面的改革的设想,却被仁宗置之一边。
后来,仁宗任命他为修起居注,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王安石则七次谢辞,勉强上任。后又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
抱负实现不了,官职又是他眼中的“闲差”,当“官”与“事”不再一体时,王安石便借守母丧之由,离开京城不再返回。后又被召入朝,他又谢绝在京为官,直到神宗启用他实施变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