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下了场赛道,我见识到了什么叫“省油与性能”的完美兼得

2020-11-03新闻6

随着国内年轻消费者的比重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不再单纯是交通工具这么简单。需要帅气的外观,需要有足够的性能,同时还需要不错的燃油经济性。这些看似矛盾的需求点,却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变为现实,例如丰田双擎家族车型的出现。

为了体现车辆的运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在9月下旬广汽丰田第三届双擎混动杯嘉年华首站(上海天马赛车场)成功举办后,第二站活动于10月30日来到了级别更高的珠海国际赛车场。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了这次极具趣味性且专业的赛事活动,充分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凯美瑞双擎(参数|图片)、雷凌双擎(参数|图片)、威兰达双擎(参数|图片)三款车型在本站,再次创下亮眼成绩,以3.1L的百公里油耗,在90分钟内完成31圈/131.6公里的赛程,完美展现广汽丰田TNGA双擎混动车型兼具"高性能"与"高效率"的高级产品实力。

90分钟耐力赛

兼顾高效与高速的比拼

耐力赛不仅考验车辆的综合性能,同时在双擎阵容的加持下,这场"双擎混动耐力赛"在车辆未经任何改装的原厂状态下,更是将车辆的燃油性能体现到了极致。因为比赛中不仅以圈数考量最终成绩,而且还要以最终油耗作为一大衡量标准。

比赛规则为每支车队由四名车手分别驾驶凯美瑞双擎、雷凌双擎、威兰达双擎接力出战,以比赛结束时各参赛队伍完成的圈数多少和油耗高低定胜负。相比上海站,本站的比赛时间由60分钟提升至90分钟,对于车辆和车手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冠军车队以3.1L的百公里油耗,在90分钟内完成31圈/131.6公里的赛程外,雷凌双擎做出全场最低百公里油耗——2.4L。能够在如此激烈的驾驶环境下,创造出2.4L的的百公里油耗表现,充分证明了丰田双擎家族车型的节油性能。

而这一切离不开全新TNGA架构下,广汽丰田双擎混动车型全面升级的丰田第四代THS双擎混动系统。它所采用的异轴平行布局E-CVT传动效率更高,顺畅糅合电机的低转高扭特性与发动机的中高转后劲优势,使它真正做到了油耗更低、动力更强。

珠海国际赛车场是国内第一座符合国际汽车联盟一级方程式标准的国际级赛车场,比上海天马赛车场的赛事级别更高,具有直道长、弯道急的赛道设计特色,对于车辆的综合性能要求更高。

从现场的实际成绩、车辆动态表现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弯道上,还是直路上,三款车型的性能都值得称道。笔者驾驶凯美瑞双擎作为最后一棒出发,在最后的27分钟之内刷出了10圈的成绩,这对于一辆没有经过任何改装的家用车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尤其是TNGA架构为丰田双擎家族车型带来了更低的车身重心,加上全新设计的前麦弗逊/后双叉臂悬架系统,令侧倾中心与重心距离更近,实现更好的弯道侧倾抑制效果,大大增加了弯道的极限。

高精度齿条并行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过弯如刀切黄油般敏捷、精准、稳定。高灵敏度制动系统,开始制动和解除制动响应更快,车手得以更好地掌握刹车与出弯加速的时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威兰达(参数|图片)E-Four电子四驱凭借独立后桥电机的输出,能够实现20:80的前后动力分配,在出弯加速时带来后驱车般的灵活驾驶感受。

有参赛的职业赛车手表示:自己原本只知道广汽丰田双擎混动车型十分省油,这次下了赛道,才发现在TNGA架构的加持下,广汽丰田双擎混动车型重心更低,车身刚性更高,加上双叉臂独立后悬架的设定,在操控和驾驶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充满驾驶乐趣。

30万用户积淀

广汽丰田引领混合动力车市场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近日最新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混合动力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汽车节能技术的主要方向,并逐步普及到所有燃油车上。丰田双擎混动技术正是目前最先进、最成熟的混合动力技术解决方案,相关专利多达约6000个。丰田双擎混动车型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600万台。

作为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领军者,广汽丰田不断把最新、最先进的双擎混动车型导入中国市场并持续升级;秉承"一日车主,终生朋友"的理念,提升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追求企业与车主间从"客户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为消费者带来更高价值的产品、更高品质的服务和更高品位的体验。

目前,已全面经历TNGA架构升级的广汽丰田TNGA双擎混动车型,不仅动力更强、油耗更低;而且在安全、舒适、操控等方面都具备更强的实力,是"更高级的混动汽车"。包括凯美瑞双擎、雷凌双擎、威兰达双擎在内的"广汽丰田混动世家",累计销量已达30万台,其中9月销量9443辆,同比增长20%。

出色的操控和动力性能表现以及燃油经济性能表现,让丰田双擎家族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车型。不仅日常不必像纯电车型一样去担忧续航问题,整个家族车型也能够带来更加极致的操控感受,这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完美契合,想要快还想省油确实变得不再只是空谈。

#中型车#21-30万#丰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