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经常不理人?微听损的影响其实一点也不“微”!
我们常常觉得小朋友应该是活泼好动的,吵吵闹闹,喜欢追着你问“十万个为什么”。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接触过这样的小朋友:
从他侧面或后面讲话,他经常“不理人”;
发现他把电视的音量开得较大;
吵闹的环境中(课间教室、游乐场、餐厅)他需要重复聆听句子;
他不参与多人聊天,不感兴趣。
遇到上述情况,先别怪孩子“没礼貌”、“不走心”、“冷漠”,可能他就是太入神了或者不想理你,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的听力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微听损哦!
1.什么是微听损?
微听损是我们通俗的说法。2017版美国听力学会《儿童听力筛查指南》中将微听损称为最小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minim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MSHL),它包括三类听力损失:
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耳平均气导阈值在20-40dB之间)
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单耳或双耳的两个或更多的2kHz以上频率平均气导阈值大于25dB)
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损耳平均气导阈值大于20dB)
数据显示:美国19.5%的学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且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在整个学龄儿童中呈增加趋势。因微听损症状较轻,微听损儿童并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言语迟缓,患儿往往不会主动告诉家长和老师自己听不清楚,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噪声环境下听不清楚,因而微听损很难被感知或发现。
2.微听损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微听损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听不到。儿童期是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结果显示,患有轻到中度听力损失,但又尚未达到重度聋的儿童,是语言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
微听损还可造成学习困难。教室是一个典型听觉言语环境,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场所之一。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准确传递和接收言语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微听损的孩子由于听觉障碍可表现为:难以注意口语或其他听觉信息;频繁地请求重复等。有数据显示:患单侧听力损失儿童有37%留级。
微听损的儿童还容易出现交流语言贫乏,在交流方面是正常儿童出现交流困难的4.3倍;社会情感缺乏,缺乏自信及动力等;行为问题,如单侧听力损失与正常听力儿童相比,未发现在语言技能及智力方面的差异,但是单侧听力损失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机率稍高。
而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如开头提到的,微听损容易引发孩子与家人之间的误解,造成家庭关系紧张,激化家庭矛盾等。
3.微听损的早期筛查
有微听损的儿童尽管可以进行日常生活,但在学习及某些社会交往方面仍有诸多问题,因此早期筛查与诊断非常重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已被我们所熟知,但并非所有的儿童听力损失均可在出生时得以确定,因为儿童的成长期较长,环境因素复杂,在其发育的各个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引起听力损失。
儿童听力筛查被认为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补充,且需要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听力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儿童的听力损失情况。
家长或老师应该重视儿童的微听损问题,尽早让患儿接受专业的听力诊断、治疗或干预,否则微听损会逐渐发展为中重度听力损失,严重影响儿童的个体发展及整体幸福感。
小编的话
当发现小朋友“不理你”、“没礼貌”、“不走心”时,先不要生气,他们可能正在默默忍受微听损带来的痛苦。关注听力健康,关爱微听损儿童,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