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临,人们的心情也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说法,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就是每到秋季,阴霾的天气、萧条的景色,如果再加上细雨绵绵的秋雨,抑郁症就会高发。
那么“悲秋”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医学研究发现,进入秋季后,光照时间缩短,阳光强度降低,会导致人脑内松果体兴奋,而由松果体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能唤起细胞兴奋,它们的减少就会使细胞兴奋性降低,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出现情绪低沉,精力体力衰退,注意力分散。
另外有研究发现,某些特殊人群更容易在秋季出现抑郁情绪。
1.对天气变化敏感者。据统计,女性是秋季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发病率为23%-38%,是男性的4倍,原因在于女性比男性对天气的变化更敏感。进入秋季,女性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会更容易随着日照缩短而分泌失常,从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引起抑郁情绪。
2.室内工作者,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这类人长期在室内工作,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少,同时由于他们交际范围小,缺乏人际间的直接交流沟通,容易积累负面情绪。另外对网络的依赖性大,人会不自觉地自我封闭,与外界脱节,不利于心理健康。
3.工作压力大的人。秋季气温转凉,户外活动减少,释放压力的途径也减少,极易积累压力,对本身工作压力就大的人很不利。长期的压力积累,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激素分泌的失衡,使得人体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进而引发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
既然秋季抑郁症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所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秋季抑郁症是很有必要的。
1.早睡早起,保证作息规律,保证早餐营养,打扮整洁出门,有利于保持一天良好的心情。
2.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
3.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每周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
4.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如果已经出现负面情绪,而且明显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那么就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了。有一部分抑郁,通过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就可以缓解,但如果达到病理性的改变,就必须借助药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