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七里乡七里三村。竹林茂密,溪水潺潺,蜿蜒的山路边立着一块木牌,牌子上赫然写着“大山的房子”。拾级而上,道路的尽头它露出了“真面目”——一幢白墙黑瓦的民宿。“十一长假期间每天客满,一房难求。”民宿主人程明康欣喜地说。
该民宿由衢州大山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是2016年柯城区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大山的房子”在原七里村小学校舍的基础上改建,并新修了2座横跨七里香溪的小桥、2个停车场和游步道,总投入2000余万元。民宿有15个房间和宽敞的公共空间,其中最吸引人的是25米长、10米宽的景观泳池。
今年8月,“大山的房子”试营业。为何仅开业2个月的民宿会一房难求?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这个民宿。
步入一楼客厅,书画家梅谷民先生的篆书“七里道上”映入眼帘,笔意苍劲、引人遐思。再往里走,茶杯、茶壶、定制的床垫、沙发等家具样式令人耳目一新,打造的陶艺、布艺文化体验空间,开设的衣服、皮包私人订制工作室,更令人体会到了民宿主的“文化匠心”。原来,民宿主程明康夫妇曾经营文旅、服装、家居产业近20年,对传统手工艺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在打造名宿中融入了许多个人想法。
民宿的火爆,既归功于主人赋予的文化气质,更归功于政府的扶持。
“我们利用周二无会日、民宿联盟座谈会、民宿微信群、民宿走访调研等形式,加大扶持奖励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规范民宿运营。”七里乡宣传委员黄蓉说,民宿建成后,七里乡主要领导不断向外推介,引来衢州、开化、常山等市、县领导参观。“今年乡里打算帮助‘大山的房子’申报参评区级星级民宿和省级白金宿,扩大民宿的品牌效应。”
“大山的房子”,是柯城发展“溪山田园?乡宿柯城”民宿品牌结出的硕果。近年来,我区重点打造七里、九华2个民宿集聚区,围绕民宿集聚区重点培育10个民宿集聚区村,辐射周边沟溪、石梁、万田等地,形成七里、九华为核心,苦狮线、万九线、花木线为轴的“两核三轴”民宿发展空间布局。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民宿264家,其中星级民宿61家,省级银宿6家,金宿2家,白金宿1家,吸引十多位乡贤回乡投资民宿13家。
“后疫情时代,如何在市场定位和文化体验中寻找平衡点,‘大山的房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区文旅体局负责人说,发展民宿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开发设计,精准定位客户群,才能让民宿富有生命力。接下来,他们将深挖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打造优质民宿群,计划至2022年建成民宿集聚区2个以上,民宿集聚村10个以上,星级民宿150家以上。
记者手记
作为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兴增长点,民宿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如今,柯城200余家民宿入住率冷热不一,一些声名鹊起的民宿一房难订,而一般的民宿入住率不足50%,非节假日几乎无人光顾。“大山的房子”给柯城民宿业的发展带来启示:民宿发展中要注重地域特色,挖掘本地文化,做出差异化和亮点,凸显本地文化特色。从政府角度看,资规、农业、林业等部门、乡镇(街道)要形成合力,做好配套服务,引入高端民宿主体,以创意和差异化拓展空间,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挖掘文化内涵,如推出运动主题的民宿、禅修主题的民宿、自然教育主题的民宿等,引导民宿向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