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是那四著作 目前学术2113界一般将《黄帝内5261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4102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1653经典。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2,《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
单选 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
内经中记载了十三个著名的方剂都是什么呢
假如现在中医的药方全部消失了,可以靠阴阳五行理论配出药来吗? 这个提问只是假设。首先要明确,中医药的方剂有一整套组成的基本原则,而且组成方剂的药物是依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中药本身的升、降、浮、沉药性的趋向性在临床上加以运用的。涉及到方剂的配伍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一是方剂组成的原则:是由君(主药)、臣(辅药)、佐(药)、使(药)构成。故名思意:主药即对疾病起主要治疗作用;臣即辅助和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佐药一是对主药有制约作用,二是协助主药治疗一些次要证状。前者适用于主药有毒或者性味太偏,后者适用于兼证较多的病例。使药一般为引经药,具有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作用,亦有调合诸药的作用。在运用方剂方面有药味加减、配伍变化、药量加减、剂型不同(汤、丸、散)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据"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来开出处方。祖国医学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主要是根据五行的属性联系自然界的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气(风、暑、湿、燥、寒)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脾、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形体(筋、脉、肉、皮、骨),情志(怒、喜、思、悲、恐),五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