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结构封顶以来收入首批重要文物
今天(10月16日)上午,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收到一批重量级文物——上海世界书局最后一任经理沈思期之子张平捐赠的出版家张元济书赠沈思期的摘录《文赋》行楷轴及一批世界书局相关的珍贵史料文献,这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结构封顶以来收入的首批重要文物。
“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了解上海出版业发展史,让这些历史资料得到更好的保存,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我一直想为它们找一个合适的归宿。我认为将这些资料捐献给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最佳选择,也是已故世界书局各级员工的遗愿。”张平在捐赠仪式上说。
世界书局曾是二十世纪初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驾齐驱的三大出版社之一。张平捐赠的这批珍贵文献包括沈思期代表世界书局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的函,1948年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及监察人一览表》,1949年世界书局总管理处职工名册,世界书局临时管理委员会清估小组会议记录等,共计五件。张元济书写的《文赋》摘录,近日经上海博物馆原书画部主任、研究员单国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副教授张人凤,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戴小京等专家鉴定为真迹,确定为二级文物。
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
1950年2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
世界书局临时管理委员会清估小组会议记录封面
世界书局临时管理委员会清估小组会议记录内页
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及监察人一览表》(1948年)
世界书局总管理处职工名册封面(1949年)
世界书局总管理处职工名册内页(1949年)
这些收藏、保存的世界书局结束前后的纸质文献,已有七八十年,历经多次变故幸运保存至今,许多已是孤本,作者中包括不少当时上海的名人和要人。张平表示,他将继续整理沈思期收藏的世界书局相关档案资料并捐赠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沈思期(1896—1989),名世骐,出生于上海金山杏林世家。1925年“五卅惨案”后,正在英国工部局主办的麦伦书院任教的沈思期提出辞职,偶遇世界书局创办人沈知方,一见如故,第二天就受邀至世界书局任职,先后担任交际部主任、事务部长、董事、副经理等。1949年8月起,沈思期代表世界书局资方向上海军管会办理移交,长达七年。移交工作结束,除了上缴的文件,沈思期保存了若干无人接手的手稿、信函、合同等资料。这些珍贵史料连同他收藏的众多名人书画作品,成为出版界与书画界不可多得的财富。
沈思期
刚被鉴定为二级文物的出版家、教育家、爱国实业家张元济摘录《文赋》手迹,源于1940年,沈思期计划收集当时尚在世的百名清末翰林手迹,请他们各写一幅四尺屏,内容、字体不论。张元济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的翰林,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后担任编译所所长,与沈思期既是出版界同行,也曾是南洋公学的同事。他应约在1944年用行书写了一段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上款为“思期仁兄方家正之 甲申秋日 张元济”,另有钤印,表明张元济的经历:右上白文“环游地球一周经行十有四国”,指他曾在1910年出访欧美南洋多国;右下白文“横浦先生裔孙”,指他是南宋理学家张九成(横浦)的后代;左下白文“张元济印”;左下朱文“壬辰翰林”,指他是光绪壬辰年时的翰林。这份立轴也是两位近代出版人之间友谊、联络的见证。
张元济摘录《文赋》行楷轴
2017年9月,世界书局创办百年之际,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联合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出版协会主办“世界书局史料研究座谈会”,并编印出版《世界书局文献史料汇编》特刊,其中收录的30多篇文献,对站在民族出版事业的高度认识和进一步研究世界书局,具有启示和借鉴之用。此次,张平捐赠的家族珍藏世界书局史料文献,不仅能弥补此前《史料汇编》中缺乏实物展示的遗憾,还可为文章中的细节提供佐证,为还原历史拾遗补缺。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和出版业的发源地。据统计,1912年至1949年间,全国80%以上共300余家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为上海出版。
作为国内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启动筹建以来,藏品征集、学术研究等工作有序展开,目前已入库藏品数万件。今年8月31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在杨浦区定海社区138地块顺利结构封顶,预计明年竣工向市民开放,将成为杨浦滨江地带的又一文化地标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