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2020-10-14新闻21

从2015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 2019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比2018年增长了52万人,2020年考研人数更是超340万!

在考研结果出来之后,自然是一家欢喜一家忧。据估算,虽然招录人数也庞大,但一年的落榜生依然能够达到200万,可见考研有多不容易。然而,研究生的生活真的那么爽吗?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有研究生因学业压力大而被迫退学甚至发生恶性事件的新闻。而这种情况,似乎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的调查报告显示,读研的人(含硕士博士)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不读研的高出6倍之多!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出版了一篇研究性论文,题目为《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研究团队是5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该研究中,作者使用了2个经典心理学量表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研究生群体患抑郁和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痛并抑郁着”的研究生们

作者通过对一些媒体资料分析后发现,近年来,世界各地与精神健康问题作斗争的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几年,学术界曾有过一些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所开展的研究,例如,201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报告发现,学校内大约43-46%的生物科学专业研究生患有抑郁症;此外,2015年亚利桑那大学的报告也发现,学校内的大多数人都有过抑郁的症状。

总的来说,在众多大学或高等研究机构中,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正在承担着“超过平均水平”或“巨大的”压力,而学校和教育部门是他们这些压力的来源。

为了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患病率进行进一步了解,研究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开展了一项综合调查,这些调查包括临床验证的焦虑量表(GAD07)和抑郁量表(PHQ09)。在该研究中,作者对2279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生来自于26个不同的国家和234个科研机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物理科学(占38%)、工程领域(占2%)、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占56%)和“其他”(占4%)。其中,90%为博士研究生,其余的是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们堪忧的心理健康

在得到具体的数据之后,研究人员对之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经历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6倍以上,其中,焦虑量表(GAD07)显示将近有41%的研究生被判定为中等到重度焦虑,而39%的研究生被认为有中度到重度抑郁,同等情况下,普通人群中的焦虑和抑郁人数仅占6%。如下图a所示。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变性人群面临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会增加,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精神健康障碍。在本研究中,上述结论在研究生群体中仍然成立,因为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变性的研究生还是女性研究生,他们都比男性研究生更容易经历焦虑和抑郁,如下图b所示。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实际上,在研究生的生活中,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状态与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关,所以,研究人员询问调查对象是否同意“我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状态”的说法,在此之中,有将近56%的研究生不同意这个说法,只有24%的人同意。这些结果表明,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显著相关。

最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的是,在经历焦虑和抑郁的研究生中,有一半的人不认为他们的导师提供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指导,而只有36%的研究生认为有过。当被问及他们的导师是否对他们的情绪或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时,有48%的人认为导师给他们带来了焦虑感,有47%的人认为导师带来了抑郁感。

此外,53%的研究生认为他们的导师是其以后走上职业生涯的财富,有55%的研究生觉得导师对他们有价值,具体数据见下图d。

堪忧!研究生患抑郁症的概率竟高出普通人6倍

如何帮助研究生们摆脱抑郁

1、在高等院校增加心理健康支持的项目。在美国,许多研究生院校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了心理健康项目,例如,科学训练拓展奖励项目(BEST),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大学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项目以及职业发展项目。

2、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开展过校内培训,使用类似的培训模式,专业的心理健康人员可以培训教员和行政人员,以确保科研院所有足够的人员直接满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3、很多博士研究生认为自己面临着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来自科研圈里的压力。他们害怕在毕业之后无法取得高校教职,或害怕来自同事的评价。因此,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学术界需要转变这种文化,促使研究生们愿意与导师进行坦诚的交流。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阶段,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身上的科研、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在努力科研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遇到任何难受的事情,不妨向自己的亲人或挚友去倾述!

#心理健康#抑郁症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