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的历史文化 非遗项目非遗类别保护级别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民间音乐国家级、省级任丘大鼓 民间音乐省级鄚州庙会民俗省级古建青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省级阴阳八盘掌杂技与竞技省级老调。
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大名府后来怎么不见了? 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南部。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五代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后汉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金朝时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因之,属直隶省,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民国废,故治即今河北大名县。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境内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大名”这个词是公元前661年(距今二千六百四十七年)春秋晋献公十六年时,掌卜大夫卜偃从“魏”中测解出来的,说它是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据《左传》、《史记.晋世家》中载:献公十六年率领着他的太子申生。
高淳老街趣闻轶事 南京郊县高淳,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在这块只有750平方公里的小县,地名中的“城”字特多,这在全国二千多个县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城名的传奇故事有声有色、历史人物。
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大名府后来怎么不见了? 曾是魏州前朝字,楼台犹是古陪京“北京大名府”又称“魏州大名府”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它曾历经9个朝代,1042年。它的声名扬于宋,毁于明朝的一场洪水中。它的遗址,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北5—25里处(今大街乡一带)。宋仁宗庆历二年将大名府建成陪都,史称“北京”。水浒传一百二十回中,有十八回都提到了一个地方—大名府,杨志、索超、卢俊义、燕青等人没少在大名府溜达。《水浒》是这样描绘大名府的,“城高且地险,堑阔且濠深”;“人 物极尽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 国”。当时人口达百余万,可谓国际大都市。大名府的历史变迁1、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把元城县(今大名)的一个乡—贵乡,从元城县分离出来,另建贵乡县,县治设在孔思集寺(今大街乡一带),这是北京大名府的前身。同时建贵乡郡,郡治也在这座城。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分馆陶西部复置贵乡县,县治在古赵地。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因古赵城庳湿,移贵乡县治于贵乡废治的孔思集寺。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在这里建起了魏州,州治、县治同廓,从此这座名城得以复生。3、隋朝。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堤北村几号停电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此地后又改称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甸屯,现改称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其实,这里现在只有一片房屋遗址,已经根本没有村落了。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其祖籍主要有两说。7551
赵国都城是哪里? 赵国第一个都城是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山西太原,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晋阳,是赵国最早定都的地方。赵氏孤儿这个名词我们都知道,赵氏孤儿赵武后来出任晋国中军将,恢复了祖先的荣誉,但赵氏封地大多数收不回来了。晋国国君掌握的领土却非常有限,只剩下绛都、曲沃这几个地方,其他大部分土地都到了大家族口袋里。赵武的孙子赵鞅高瞻远瞩,作出将家族北迁的决定,在汾河上游修筑晋阳,并且将家族宗庙转移到晋阳。晋阳北可以去代国,东可以翻越太行山去中山国,位置险要。只是在晋国的边疆地区,晋国卿大夫们也不和赵氏争。赵鞅领兵讨伐卫国,让卫国赔偿五百户人口,约三千多人,全部安置在晋阳。时间来到赵鞅之子赵无恤时期,当时晋国最强大的四卿,分别是智、赵、魏、韩。智氏的实力,又在另外三家之上,智伯瑶更是一心削弱其他三家。智伯瑶以出兵越国为借口,让其他三家各拿出一百里地和三万人来。结果魏氏、韩氏把土地和人口拿出来献给智伯瑶,赵无恤却不肯将土地人口白送人。智伯瑶对魏、韩两家许诺,一起带兵进攻晋阳,以后平分赵家的地盘。韩虎和魏驹虽然不相信智伯瑶,但也无奈,实力不济,只能跟着一起出兵。公元前455年,智、韩、魏三家军队开赴晋阳,晋阳之。
两宋被某些专家说的那么富裕,为什么还会这么多农民起义? 若两宋真的有超过强汉盛唐的富裕,为什么连大一统都完不成,只能割地赔款称臣,甚至将皇帝的母,妻,女(…
河北任丘的历史 历史沿革 任丘境内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挖掘证明,早在距今8千余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有人类聚居。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颛顼城,春秋时期境内有虢邑,属燕国。。